基于RS和GIS的忻州市城镇化时空演变研究
王纪煊1 关琳2 常胜3 纪彦光4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纪煊1 关琳2 常胜3 纪彦光4,. 基于RS和GIS的忻州市城镇化时空演变研究[J]. 中国城镇,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9071.
摘要: 随着忻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边界大规模的向外扩张,城市问题接踵而至。本文通过对忻州市土地利用的资料收集,采用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和面积比较,对忻州市18年土地利用情况分析,解决城市化的问题。
关键词: 土地利用;城市化;城镇变化;忻州市
DOI:10.12721/ccn.2022.159071
基金资助:

1引言

城镇化是指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农村逐渐趋于城市的过程。将RS和GIS引入城镇化分析,减少了研究过程中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了较高精度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忻州市的城市化的时空发展演变,通过解译忻州市2000年和2018年的遥感图像,分析忻州市18年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镇用地面积变化、城镇用地面积扩展速度等,研究了忻州市18年间城市化发展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2研究区概况

2.1自然地理

研究区为忻州市,该市地形以山地为主。忻州总体地势中部高,南、西、东三面较低,东北部的五台山海拔较高。

忻州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所以一年的温差大,降水一般集中在夏季,其他季节少雨,四季分明。

2.2社会经济

忻州市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代,忻州三次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由“一产主导” 向“二三产业协同驱动”的演变过程。2018年的服务业占比从2017年的43.3% .上升为44.7% ,表明忻州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正在逐步发展成为经济主体。    

3忻州市土地城镇化演变特征分析

3.1城镇用地扩展的时间异质性

忻州市建成区面积总体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是随着建成区用地的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的。

3.2城镇用地扩展的空间异质性

1)忻州市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分析

将2000-2018年城市面积放置到对应的网格图层当中,得到了2000-2018年的扩展强度空间分异图,如图1所示。

1.png图1 2000-2018年扩展强度空间分异图

表1 2000-2018表格统计

2.png2000-2018年间共有93450.2公顷的土地发生了变化。总体来讲,这时期的城镇土地扩展是以中速扩展为主的,扩展面积占总扩展面积的31%,重点扩展区域为中心城区,尤其是忻府区主城区。

2)城镇用地扩展类型分析

总体来看,1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共扩展559.03km2,其中填充式占0.000001%,外延式占57.76%,跳跃式占42.21%。可见,主要是以外延式扩展为主。

3)梯度分析

对高速公路进行缓冲区分析,将缓冲区分为15个层次,面积增加量如图2所示。

3.png图 2 各距离面积增加量(单位:km2

2000-2018年间扩展地区大体呈“工”字分布,在第三个圈层增加面积最多。面积增加量在三圈层到八圈层快速减少,并于九圈层和十三圈层略有增加。在2000-2018年期间城镇用地主要围绕2000年城镇用地进行扩展。

4忻州市城镇发展问题及优化对策

4.1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忻州市20年来城镇扩展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具体总结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相对不足,土地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的水平相对较低。

4.2城镇用地优化发展对策  

忻州市邻接京津冀地区,是一个发展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为实现忻州地区城镇用地优化发展,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加速本土城市化,另一方面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加大第三产业比重,从侧面减少农业土地占比;同时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5结论

(1)2000-2018年间,忻州市建城区面积净增加量为17平方公里,年均增长为1.30平方公里;城建用地净增加量为18平方公里,年均增长为1.38平方公里。

(2)忻州市城市化发展对策:发展科学和技术,引进优秀人才,改善交通道路,发展旅游业。

参考文献

[1] 潘爱民.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05):63-68.

[2] 王新越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09):1069-1076.

[3] 陈聪.我国农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12):48-54.

[4] 张艳会.新型城镇化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2015,3; 39,79-84.

[5] 李虹.基于RS和GIS的兰州市城镇化时空过程研究[C].兰州大学,201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