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城镇化是指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农村逐渐趋于城市的过程。将RS和GIS引入城镇化分析,减少了研究过程中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了较高精度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忻州市的城市化的时空发展演变,通过解译忻州市2000年和2018年的遥感图像,分析忻州市18年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镇用地面积变化、城镇用地面积扩展速度等,研究了忻州市18年间城市化发展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2研究区概况
2.1自然地理
研究区为忻州市,该市地形以山地为主。忻州总体地势中部高,南、西、东三面较低,东北部的五台山海拔较高。
忻州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所以一年的温差大,降水一般集中在夏季,其他季节少雨,四季分明。
2.2社会经济
忻州市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代,忻州三次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由“一产主导” 向“二三产业协同驱动”的演变过程。2018年的服务业占比从2017年的43.3% .上升为44.7% ,表明忻州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正在逐步发展成为经济主体。
3忻州市土地城镇化演变特征分析
3.1城镇用地扩展的时间异质性
忻州市建成区面积总体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是随着建成区用地的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的。
3.2城镇用地扩展的空间异质性
1)忻州市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分析
将2000-2018年城市面积放置到对应的网格图层当中,得到了2000-2018年的扩展强度空间分异图,如图1所示。
图1 2000-2018年扩展强度空间分异图
表1 2000-2018表格统计
2000-2018年间共有93450.2公顷的土地发生了变化。总体来讲,这时期的城镇土地扩展是以中速扩展为主的,扩展面积占总扩展面积的31%,重点扩展区域为中心城区,尤其是忻府区主城区。
2)城镇用地扩展类型分析
总体来看,1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共扩展559.03km2,其中填充式占0.000001%,外延式占57.76%,跳跃式占42.21%。可见,主要是以外延式扩展为主。
3)梯度分析
对高速公路进行缓冲区分析,将缓冲区分为15个层次,面积增加量如图2所示。
图 2 各距离面积增加量(单位:km2)
2000-2018年间扩展地区大体呈“工”字分布,在第三个圈层增加面积最多。面积增加量在三圈层到八圈层快速减少,并于九圈层和十三圈层略有增加。在2000-2018年期间城镇用地主要围绕2000年城镇用地进行扩展。
4忻州市城镇发展问题及优化对策
4.1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忻州市20年来城镇扩展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具体总结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相对不足,土地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的水平相对较低。
4.2城镇用地优化发展对策
忻州市邻接京津冀地区,是一个发展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为实现忻州地区城镇用地优化发展,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加速本土城市化,另一方面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加大第三产业比重,从侧面减少农业土地占比;同时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5结论
(1)2000-2018年间,忻州市建城区面积净增加量为17平方公里,年均增长为1.30平方公里;城建用地净增加量为18平方公里,年均增长为1.38平方公里。
(2)忻州市城市化发展对策:发展科学和技术,引进优秀人才,改善交通道路,发展旅游业。
参考文献
[1] 潘爱民.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05):63-68.
[2] 王新越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09):1069-1076.
[3] 陈聪.我国农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12):48-54.
[4] 张艳会.新型城镇化所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2015,3; 39,79-84.
[5] 李虹.基于RS和GIS的兰州市城镇化时空过程研究[C].兰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