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界人士对土建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探微十分重视。由于土建工程的管理内容涉及范围较广,注意的方面十分繁多,因此企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采用绿色健康的施工方法,在考虑建筑管理成本预算的基础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最大程度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
按照我国的“双碳”目标要求,未来要在各个行业加大绿色节能的管控力度,其中建筑行业是重点对象。我国建筑业全过程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其中在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终端碳排放量的22%。积极推广绿色建筑,通过技术革新和创新,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既需要做好安全质量管理,又需要做好资源能源利用管理,同时落实现场的环境保护,进而实现绿色施工作业的目标。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工程管理对象“新”,使用的绿色材料和绿色工艺等都是项目管理对象,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全面覆盖管理;二是工程管理“全过程化”,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的控制,需全面贯彻落实工程管理措施与方法,保障项目效益目标得以实现。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挑战
2.1 工程管理力量调动不足
从大模块角度分析,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安全、质量以及绿色施工等内容。深入到施工现场才能感受到工程施工的繁忙,很多时候需要多个专业同步开展作业,以此保证绿色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如何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安全以及效益等管理任务的同时落实,并且获得项目管理的预期效果,成为管理者思考的重点。由于项目人力资源有限,且工程管理的内容繁杂,因此出现了管理资源缺口大的情况,需有效调动项目管理力量,高质量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从而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根据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实践,工程管理力量调动不足是突出问题,此外还面临很多挑战,需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以保障管理工作扎实落地。
2.2 项目管理的智慧化水平有待提高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围绕作业现场开展,管理对象很多,若想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单纯依靠人力资源难以实现。目前,行业前沿积极推广应用智慧化管理手段辅助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基于智慧化管理系统,借助现场的视频监控系统和传感系统以及信息化沟通平台,能实现可视化管理,及时传递项目管理数据信息,为安全质量与绿色施工管理提供支持。而很多工程项目尚未实现智慧化管理,对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依旧依赖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影响效益目标的实现。
2.3 项目管理的落实度问题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为绿色施工,必须做好严格控制。为提升人民居住的体验感,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国家发布了系列标准,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等,并且很多省份也出台了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促进项目建设中绿色理念、工艺以及技术的广泛应用,涵盖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多方面。从施工角度分析,必须贯彻落实《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以及其他国家标准,做好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目前,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很多工程项目都存在管理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注重安全与质量管理,忽略绿色施工管理,缺少有效的工程管理方法,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加强绿色施工管理意识
高效的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在绿色施工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做好深入的绿色管理理念的学习和提升工作,就很好的解决了当前许多管理者在此方面认识不全的现象,管理工作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现象将得到改善。绿色施工理念不断深入在建筑企业,其管理者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管理体系,合理的体系是解决存在问题的保证,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最终促使建筑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要做好几方面工作,开发商对建筑设计要求如何,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情况和天气变化等,针对实际情况设计施工方案,使其能合理满足以后的施工管理需要。另外,在进行管理时,建筑管理者也要做好相应工作,如提前做好管理计划、协调每个部门的工作、有效管理各施工环节减少事故的发生等,这些工作是保障施工整体质量和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
3.2节能管理
首先需要对于机械设备进行节能管理工作,施工和建设过程中做好机械设备管理的科学机制的建立工作,重视用电量等方面的计算,也就在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做好精准化的管理。做好日常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的工作,提升设备的运转效率,也就降低了设备的损耗问题。设置好科学的施工管理的流程,保证满载运行与科学的使用,减少空载的现象。其次,在生产和生活区的节能设备管理中,应该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等进行优化工作,完善工序设计,改善采光和通风,尽量利用自然环境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临时搭建的生活设施等,都需要选择性能优质的材料,降低保温和制冷方面的能耗。最后,施工用电和临时照明等装置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办公区域需要利用节能灯具等,做好科学的供电线路的设计。必要时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减少损失。
3.3节地管理
建筑环节中最基础的环节就是强化施工现场保护施工环境土壤的问题。首先,应该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出发,做好材料的控制。避免附带大量化学污染建筑材料流出施工场地,给附近的土壤产生破坏。如果此类含有危险性建筑污染物向附近区域流出,不仅会给周边区域的土壤带来严重的破坏,还会给附近水流地区的土壤造成威胁,无形中对植被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了严重影响。其次,强化施工现场保护和管理工作,避免由于不合理的控施工现场,而对附近地区土壤或岩石结构产生各类影响,杜绝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泥石流、自然灾旱问题。再次,强化管理建筑施工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工业垃圾和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杜绝土壤产生破坏的概率;最后,作为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管理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区域。这是因为大量的建筑工程,长城时工以后,混凝土进行打浆的部位会对土壤产生严重的损伤,不能够重复进行耕作。被混凝土进行打浆的区域,在较长时间内植被不能进行生长,对植物生长的多样性产生影响,由此需要强化管理施工地区,确保绿色施工的有效进行。在临时用地的保护过程中,应该从施工方案的源头出发,减少土方开挖的一系列工作的影响,增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减少对于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在施工的不同时段都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工作,也就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标准和规范,做好安全、质量与绿色施工等管理控制,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在政策、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下,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蒙飞.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分析[J].居业,2021(10):150-151.
[2]尹晓娟.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21(5):60-62.
[3]张德培.浅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智能城市,2021,7(15):91-92.
[4]林舜娜.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及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1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