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深受新时代的影响,大力开展林业管理工作,对区域中的种苗进行合理科学地管理,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带来更多品种的苗木,满足生态建设的实际需求。就实际情况而言,部分地区本身比较缺乏森林资源,如果没有熟练掌握和使用育苗技术,那么导致整个地区种植的林木品种比较杂乱,不仅影响美观性,还无法更好满足生态建设。因此,部分林业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育苗技术的要点,大力开展林业管理工作,选取适合种植的林木品种,做好品种搭配工作,也要做好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帮助林业可持续高速发展。
1. 育苗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我国辽土广阔,但在之前更加注重工业化进展,没有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导致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部分地区会出现荒漠化的情况。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地区大力开展林业管理工作,积极使用育苗技术,对种苗进行合理科学地培养、种植、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高绿色的覆盖面积,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满足新时代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求[1]。第二,保障苗木种植质量。林业管理本身涉及较多的工作内容,其中主要包括苗木的育苗、种植期管理、后期养护等,通过使用合理科学的育苗技术,更好遵循苗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从源头上更好保障苗木的种植质量。
2.林业管理中育苗技术要点
2.1合理科学选择苗木种类
第一,做好选种前期的准备。部分技术人员实际开展林业管理工作时,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管理的区域进行调查与监测,其中监测内容包括天气、土壤情况、水环境等,针对上述调查的结果,合理科学选择苗木种类。例如,部分地区土壤本身流失比较严重或者被海水所浸湿形成盐碱地,技术人员需要对这些土壤情况充分监测和了解,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苗木品种,如金丝柳、垂柳等[2]。第二,做好选种之后的处理工作。部分技术人员在选完种之后,那么需要进行种子催芽工作,总共分为三种催芽技术,主要包括药物催芽、温床催芽、水浸催芽等,需要结合苗木种子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催芽技术。其中水浸催芽技术适用范围比较广,可以适用于很多苗木种子的实际需求。例如,部分技术人员发芽刺槐种子时,可以将种子放置在40-60℃温水中,等到种子吸满水分之后,需要让种子静置八个小时。然后将泡完水的种子打捞出来,借助筛子对种子进行过滤,等到过滤完一遍之后,还需要人工进行挑取,将含有虫子眼或者畸形的种子挑出,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进行播种。
2.2技术人员需要规范播种手法
第一,在播种之前。部分技术人员实际播种之前,需要结合种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播种方案。在制定播种方案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当地区域的播种条件,确定好播种的具体位置,建设种植的苗圃,然后对苗圃区域内进行清理和耕翻,做好播种准备工作。第二,在播种的时候。要是技术人员选择在春季开始播种工作,那么需要对土壤进行监测,主要监测土壤当中的温度,需要土壤温度维持在10℃左右。要是在秋季开始播种工作时,需要土壤的温度保持在5℃左右。部分苗木比较适合在冬季进行播种,例如油茶类树种,那么需要控制好播种的具体时间。在选择好播种时间之后,需要使用相应的有机肥料,也要确定好追肥的时间,给予苗木足够的生长物质,促进苗木正常生长。第三,部分技术人员还需要对苗木进行修剪,需要剪去多余的树枝,避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
2.3做好苗期管理工作
第一,在幼苗初期。部分技术人员在幼苗初期,需要做好松土工作,借助相应的工具进行松土,让松土工作更加智能,并且智能化的松土工作效率比较高,对幼苗不会造成较大的伤害。第二,在幼苗速生期。部分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杂草的除草工作,使用人工的方式对杂草进行清除,在拔杂草的过程中减少对苗木根系的伤害。要是杂草较多的情况下,人工除草比较困难,那么可以采用毒性较弱的除草剂,更好完成除草工作,防止毒性过高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第三,需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部分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苗木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制定合理科学的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对苗木的影响[3]。需要控制好苗木之间种植的间距,对存在病害的树枝需要及时修剪,避免影响其他树枝,当苗木被介壳虫和蚜虫等虫害影响时,可以采用500-800倍的代森铵控制病虫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单位和部门需要意识到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时更新相应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将育苗技术逐渐渗透到林业管理当中,对种植区域进行实地勘探,了解到种植区域的种植条件,针对种植条件选取合理的苗木品种,然后对苗木进行科学种植,从种子萌发到后期养护都需要着重管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也要定期对技术人员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开展林业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牛小军. 浅析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J]. 河南农业, 2023, (17): 33-35.
[2]杨淑凤. 浅谈当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J]. 新农业, 2023, (10): 37-38.
[3]朱强.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J]. 河南农业, 2023, (14):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