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手段强化财务会计监管的路径探究
左相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左相印 ,. 基于信息化手段强化财务会计监管的路径探究[J]. 会计研究杂志,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98.
摘要: 采取信息化方式,对财会实行监管,有助于健全财会管理体系。现如今的财会管理,还有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处理,比如票据不标准,集体财产管理不全面等,依托于信息化监管手段,可以减缓一系列不良现象,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强化对设施的投入,对于信息化监管的实现来讲,这些都属于关键的路径。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究,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 信息化手段;财会监管;有效路径
DOI:10.12721/ccn.2021.157098
基金资助:

引言:现如今,在一些集体企业中,财会管理水准并不高,财务处理不够有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监管的进行。对此,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依托于信息化手段,达到财会监管的目的,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1.财务会计状况现状

(1)票据管理不够规范。现如今的财会工作中,有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票据管理不规范。因为还有着手工账、手工票,所以在填写票据时,还有着不规范的情况,比如,有着涂抹痕迹,不能根据有关规范,对资产计提折旧,造成金额不实。另外,领用管理不到位,也体现了票据管理不够标准。在财会票据管理方面,报销票据不标准,也属于显著问题之一。经营中出现的支出,应该根据发票来报销,不过一些业务难以取得发票,常常仅能获取收据。根据相关规定,不标准的收据及白条等,不可以视为凭证,不过一些会计,却把此看成凭证,导致了账务的不合法,为贪污财产提供了便捷[1]。(2)财产管理不严。伴随综合实力的提高,在有关设施方面,政府加大了支持,随之产生了很多的集体资产。不过因为财务工作不标准,管理不到位,造成资产未精准入账,记录不符合实际。在资产管理方面有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收益记录不精准。资产转让中,所形成的集体利益,常常未获取会计精准的记录,以低价的形式,对集体资产实行转让,这导致了资产的流失。(3)有着财务造假现象。为迎合检查,提高个人考核绩效,常常会虚列收入及支出。比如在财产收益上,常常会夸大,建立收益可观的假象。一些设施建设中,为表明加大了投入力度,往往会虚列支出,达到了有关的建设要求。

2.财会信息化监管的意义以及作用

2.1减缓财会管理不标准

采取信息化手段,可以很好处理财会管理的不标准问题。基于财会管理,充分结合信息系统,则财会的一系列工作,应该符合相关准则以及标准,比如财务处理,全面监管财务记录过程,可以显著降低手工账务解决的不标准问题。另外系统的运转,能够避免“暗箱”操作的情况。依托信息系统,来开展财务处理,应该针对附件开展票号登记等,通过发票形式入账,可以降低把收据当成凭证的几率。对于专用凭证,也应该结合单据,第一时间入账,防止了虚开凭证的情况。采取信息系统手段,来开展财会管理,有助于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管。基于这一系统,导出全部的开支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审计资金流向等,确定有没有存在犯罪行为。依托信息系统开展全面的监管,可以防止关系账,切实增加了审计效率,达到了对监管的强化。

2.2保障财务制度执行

处于手工记账环节,财会工作一般为,会计记账以及核算,在融合信息化系统之后,通过计算机,完成对账务的核对,不但降低了工作负担,也促使核算更加准确。基于很多的账务处理,使得工作者得到解脱,才可以更好学习专业知识,推动财务制度的执行[2]。另一方面,在信息系统之下,可以短时间内完成对信息的传递。通过信息化财会信息,把一些静态凭证,转化成动态信息,借助互联网的作用,达到了数据的流动,便于掌握财务情况,第一时间了解财会信息,切实增加监管效率。

2.3监管集体资产

依托信息系统,对集体资产开展登记及明确,制定卡片账,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资产的流动,降低出现损失的几率。具体而言,对固定资产实行登记,产生卡片账,可以了解与之有关的情况,比如折旧计提,很好避免资产的流失。采取信息化手段,来开展管理,第一时间进行登记,切实增加资产管理效果。除此之外,基于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查找集体资产,强化了对资产的监管。

3.基于信息化手段强化财务会计监管的路径探究

依托于信息化手段,对于加强财会监管的路径,本文主要从构建财会信息系统平台、加大对有关设施的投入、健全财会管理体系以及监管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3.1构建财会信息系统平台

借助信息化方式,对财会开展监管,应该基于信息系统,把财会功能纳入其中,以便能够充分监管全部财会环节。对于系统平台来讲,需要具备下述功能,即财务公开及核算等。就每一项监管而言,核算功能属于根本,把财务处理引进该平台,以便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以及管理财务信息。对于财务公开,可以把报表、支出以及收支等,自动产生表格,向外进行公开,促使财会信息更加透明。对于合同管理功能,指和资产有关的业务,都应该签订合同,依托这一项功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资产的流动与收益。另外,就是领导以及远程查询,在这些功能之下,达到了第一时间监管的目的,处于办公室,就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财务情况,第一时间监管,并且借助于信息传递功能,能够及时传递信息,切实增加信息传递效率。

3.2加大对有关设施的投入

普及信息管理平台,在配套设施方面,应该提高投入力度。究其原因,基础设施属于保证平台持续运行的关键。具体而言,购入有关设施,构建机房,积极引入财务系统软件,为工作者配置计算机等。硬件的健全,属于推进该平台的根本。并且应该关注财务工作者怎样操作电脑,及财会软件开展培训,让他们进一步掌握信息系统平台,切实增强应用系统的能力。

3.3大力推广信息化财会信息建设的意义

现如今的财会管理体制,还有着一定的问题,这和财管意识不强息息相关,基于此,在财会信息化建设方面,合理引导以及推广是相当关键的。能够实施一系列宣传方式,积极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在完善财会体制方面,大力宣传信息化的关键作用,让人们得到这样的正确认识,即:对于经济利益的增加,信息化管理体制属于不可缺少的方式,支持推进财会信息管理平台,依托于信息化手段,为更好监管财务会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4健全财会管理体系以及监管体系

财会信息平台的普及,与健全的财会管理体系有关。基于这一平台,录入以及核算数据,都离不开财务制度,基于此,有必要健全财会管理体系。对于一系列不良的现象,即:专业工作者相对少、审批不到位、决策形同虚设等,应该积极引进专业人员,或者强化对原会计者的培训,构建且健全资金利用制度。除此之外,多数集体经济的审计,往往通过相关部门负责,比如财政部,基于此,应该构建经济管理小组。依托于信息管理平台,可以达到实时监管财会的目的,并且针对该系统的使用,强化有关的培训,且第一时间传达信息,借助于信息化方式,促使财会监管实现常态化。

结论:伴随经济水平的增长,加之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信息化方式,可以达到实时监管财会的目的。加强监督,不断健全管理模式,可以推动财会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相应的财会管理方式,以便能够有效适应经济发展,并且可以为集体财产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产生理想的共治环境,为经济的深入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袁丹萍.从加强财务会计监管方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20(19):141-142.

[2]武丽霞.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农村财务会计监管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06):71-7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