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主要经营方向,伴随科学技术持续创新,信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电力营销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营销工作,基于发展现状落实管理策略,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多方因素干扰暴露出许多问题,这对企业后续发展而言极为不利。正因如此,企业应秉持创新原则对电力营销管理进行改进,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更多效益,适应当前市场发展形势。
1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理念传统不符合市场发展形势
市场经济影响下,多数行政区域只会存在一家供电企业,用户没有权利选择供电单位,而供电企业也不能向行政区域之外的地区供电。这种情况存在导致许多企业员工思想过于漂浮,缺少主动服务意识,一味秉持传统观念进行工作,缺少对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的了解,工作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具有滞后性,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与客户之间存在的联系。致使员工作业效率较低,企业难以获得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企业将主要精力投入生产,无法沿市场经营方向前行,依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进行供电,注重电力供应忽略电力运用,服务水平迟迟未能提升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1.2管理体制僵化,营销体系不健全
供电企业是电力输送的主体,但企业本身没有自主经营权利,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均需要独自承担,具体表现为政企权责划分模糊,债权分割不清晰。经营过程中长时间实施统收统支,导致企业难以拥有自主经营的权利,不利于未来发展同时难以调动积极性。经营体制改革并不彻底,多数部门仍旧沿用传统模式开展管理工作,基于行政区域划分经营范围,以致于营业站数量持续增加,现有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劳动能力提升缓慢。电价涨幅较大,企业推出的营销体系并不契合市场现状,难以满足形势演变提出的需求。
1.3管理方法滞后
目前我国多数供电企业仍旧沿用自产自销的模式,管理方法过于传统,根据产量塑造营销格局,并没有根据销售情况进行生产。某些规定、政策及制度等经过长时间使用没有做任何调整,通过拉闸限制电力供应。企业仍旧谋求客户主动合作,电力销售流程繁琐,管理人员没有针对市场变化进行预测,现有考核机制缺乏激励性,难以调动工作人员主动性,企业以年终考核为主对员工进行评价,只提出整体目标并未对其进行细化,控制力度略有不足,没能从长远眼光看待企业未来发展。依照既定机制确定电价,某些区域甚至随意提高电价增加用户压力。
1.4管理手段过于传统
多数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仍旧采取传统方式和手段开展管理工作,经营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推出的法律制度无法适应市场形势变化。盗电行为层出不穷,用户故意拖欠电费,因行政单位过度干预,致使法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站在技术角度来看,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是下述原因导致,其一是监测方式过于传统,缺少完整的管理系统,电力销售、信息抄录、费用缴纳等仍旧通过人工方式完成;其二是业扩报装方式具有滞后性,即便客户通过申请获得装表,但依旧难以进行自动化作业。
2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战略
2.1优质可靠的产品战略
产品的整体概念,是有形实体加上企业对用户所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电是一种商品,它的特殊性决定它的产供销一体化瞬间完成,电力产品市场,首先要进行分析预测,摸清底数,掌握市场潜力,制定详细的市场计划。同时,加强用电市场的建设和电网改造。电力市场的载体是输电网和配电网,电能通过它们送到千家万户,只有拥有一个现代化水准比较高且网络布局合理的电网,作为商品的电能才能“卖”得出去。具体包括增加供电电源点,提高电能质量;根据用电需要进行电网改造;以优质的服务,去寻求和开拓市场。产品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产品服务。电“卖出”去后,售后服务工作必须跟上,因为电力用户的满足程度,就是我们明天潜在的电力市场。因此,供电企业的服务不能只停留在故障处理上,而应从用户的需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售后—服务—故障处理—扩大需求的各个环节提供咨询或服务。要杜绝“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改变等待求助为上门服务方式,公开办事程序,采用调压或补偿方式提供优质电能服务,采用双电源、双回路和环网形式提供可靠电力。
2.3激励用电的价格战略
价格战略的三大中心是:成本、需求和竞争。电力企业由于目前依然是独家经营,电网统一调度,因此,围绕用户需求降低成本,避免搭车收费和乱加价,是扩大电力营销的重要措施。其一,用户在办理用电增容过程中,一次性交纳供、配电工程贴费,是制约电力销售的主要因素。为了激发用户用电的积极性,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可采取灵活办法,如对于已办理增容的用户,闲置配变可依产权界限在本区域内调节使用。供配电工程贴费的收取,电力部门可采取分批收取,对于经济确有困难的用户或社会性公益事业,贴费采取“减、缓、免”的政策;对于农网改造,农村用户增容贴费可免交;对于贫困地区,电力部门帮助上新变压器;对用户采取租赁形式,鼓励其用电,防止一次性投资过大,把用户“吓跑”而影响用电的局面。其二,规范电价提高竞争力。电力企业要开拓用电市场就必须规范电价,国家制定的电价并不高,但许多地方执行起来就变了样,如各级政府强加的搭车收费,“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的存在,将电价人为加大,转移到用户身上;过高的线路、配电损耗及农民分摊的机泵管带费、公益企业用电和违章用电、窃电等,都加大农民的负担。用电成本支出过高,导致许多低收入群体再次使用煤油灯、汽灯等照明设备,农户用电积极性因此降低。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结合现状规范用电流程。
3结语
由上述分析内容可以看出,伴随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电力市场形势愈发复杂,供电企业需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但这种环境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市场变化,了解市场需求及特征,基于此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改进。除此之外,加强对电力营销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个人业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制定契合市场的电力营销管理方式,夯实供电企业后续发展基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蒋炮炮.电力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分析[J].安防科技,2021,000(003):P.124-124.
[2]吴琼.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管理策略与实施措施[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0(28):0065-0065.
[3]余静,卢勇.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中国市场,2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