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面貌的不断更新,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生活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随着全民体育终身体育等观念的不断普及,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身体健康对人们的重要程度,并开始在工作之余学习之后积极开展体育运动锻炼,使得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运动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在这样的趋势下,人们对体育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其相矛盾的现象也在层数不穷。例如虽然现在体育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真正进行体育运动的人却很少,人们大多数更愿意拿出时间去增加收入,而不愿意去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场馆正处于迅速扩建的时期,很多体育场馆的使用率极其低下,甚至有些城市或地区都没有一个能供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场馆,这与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严重违背。这些不应出现的问题正在飞速的侵蚀这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在不断的为飞快发展的体育事业增添绊脚石,急需引起我们的重视与研究。
1.体育场馆现阶段的具体情况
1.1体育场馆发展现状
截止到现在,体育场馆建设已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体育场馆的数量不断增多,种类也是越来越丰富。以济南市为例,近些年来,济南市作为省会与各大赛事进行合作,建设了许多的体育场馆,如:济南市奥体中心,山东省体育中心,济南皇亭体育馆,长清体育馆,济南市历城体育馆以及各大院校校内的体育馆等。
经调查,济南市奥体中心,山东省体育中心其组织机构为:中心主任同时管理着场馆处,市场开发部,设备技术处,安全保卫处,人力资源处,综合处等部门,具体业务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分管。而学校的体育场馆则由体育学院直接管理,有专门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进行每日的清洁与管理。
1.2体育场馆的资金情况
通常来讲,产出与投入是成正比的。体育场馆的维护资金通常是通过政府拨款或者自筹资金等方式来完成的。通过调查发现,在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光靠政府拨款是完全不够的,这就必须通过自筹资金等方式来解决维护资金的问题,所以维护起来是非常缓慢的,这就阻碍了体育场馆的发展。其实完全可以在场馆没人使用的时候对外有偿开放,金额可以适当设置的较低一些,使那些热爱运动的人可以享受更好的运动环境,使更大一批人有了可以锻炼的场所,不仅可以缓解维护资金上的压力,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实数双赢。
1.3体育场馆的人才情况
众所周知,一个体育场馆想要经营的好,众多的适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经调查,现阶段存在大部分体育场馆十分缺少专业人才,场馆维护多为临时聘请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只经短暂培训就上岗工作。在体育场馆中,无论是器材维护还是经营管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都特别高,这需要日积月累的知识和充分的实践才能减少出错的频率,最大限度的维护场馆的各方面运转。
针对这种情况,各大体育场馆包括学校内的体育场馆可大力的引进高学历的人才,主要是专攻体育产业体育设施维护等方面的高材生,可依靠新鲜血液的加入改变这方面尴尬的现状。
1.4体育场馆的利用情况
经调查,现阶段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低,尤其是功能单一的体育场馆。很多的体育场馆在休息期就处于荒废的情况,收入十分低迷。在高成本的搭建过程下,低迷的收入往往让人难堪,再加上有些场馆的位置偏远,就更难以吸引人们来此消费。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改变单一功能的体育场馆,使其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次可以通过与广告商合作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提高人们的消费欲望。
2.对现阶段体育场馆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2.1对现阶段体育场馆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1.在现阶段,存在很多体育场馆的运营模式相对落后,很多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低,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
2.在现阶段,存在很多体育场馆的专业人才短缺,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的人才稀缺,缺少新颖的营销手段,真正从事职业的人只用了短时间的培训并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等问题。
3.在现阶段,存在很多体育场馆的运行结构单一,场馆的功能单一等问题。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这样单一的体育场馆是很难存活下来的。
4.在现阶段,存在很多体育场馆常年处于闲置状态,并伴随着与社会接轨不成熟,场馆服务模式不健全等问题
5.在现阶段,很多体育场馆都背负着很多的经济负担,靠着政府拨款也是杯水车薪,使得出现很多人不愿意去承办建设体育场馆等问题。
2.2对现阶段体育场馆的发展建议
1.应在体育场馆建设初期就要考虑如何降低建设成本,从体育场馆选址、体育场馆维护、体育场馆功能开发、体育场馆节能减排、以及体育场馆周围环境等问题进行细致的考虑。在运营方面,应减少体育场馆内员工的数量,留下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在进行活动是可以使用志愿者,大学生等薪资较低的人员进行工作,已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目的。
2.应积极承办体育项目,获得组办大型比赛的机会。在非赛事期可以进行商业化运转,可以将体育场馆用作文艺演出、演唱会等活动充分利用场地。可以在体育场馆周围引入更多的娱乐店面,吸引游客的到来。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充分的利用体育场馆,无论是赛事期还是非赛事期都可以实现体育场馆收益的更大化。
3.应积极引入高智商高学位人才。体育场馆要想良好的运转,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合理进行人才配置,多种渠道引入人才,多层次的对人才进行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优化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固定专业的人才进行场馆的日常管理,这样既能得到锻炼又可使资源得到很好的配置,最大化的利用资源,促进体育场馆的可持续性发展。
4.各级体育部门应扭转观念。政府应该给予体育场馆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目前,实现体育场馆利益最大化是当前各级体育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政府部门不光应该给予资金上的支持,还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关照,全面的挖掘潜能,合理的运营管理,大胆进行开拓创新,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大胆取舍,明确政府部门与体育场馆之间的各种关系,努力实现体育场馆利益最大化,为快速发展的体育事业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刘飞.济南市体育场馆运行模式与发展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
[2]卞久辉.南昌市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4
[3]赖俊成.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的研究分析[D].南昌大学,2019
作者简介:孔令润(1997-),男,汉,山东烟台,研究生在读,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