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教育对小学生身心发展与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剖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加强微型课程的运用
随着教育事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微型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型课程的时长通常比较短,课程的目标非常明确,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位置,课程的容量相对也较小。小学学校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微型课程的运用。例如:小学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微型课程平台,并在平台上上传微型课程教学资源,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想要学习的微型课程,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方案。微型课程的运用突破了传统小学体育教学受教学课堂和教学时间的局限,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小学体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和设计的教学方案都会有所不同,小学生的选择性增多,这样更有助于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并且课后小学生还可以利用微型课程进行体育知识与体育运动技能的复习和巩固。
二、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运动热情
小学体育是一门具有较强运动实践性的学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的运动量很大。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意志力和自控力与成年人相比都比较薄弱。在运动量较大的体育教学课堂中,小学生很容易感到疲惫,如果小学生经常处于疲惫的状态,长时间下来,小学生就会对体育失去兴趣,这将大大降低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运动热情。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来呈现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和运动动作的示范,还可以为动画配上合适的有节奏感的音乐,以此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多个感官。例如:男生1000米跑和女性800米跑,一些小学生因为耐力不够而无法跑完全程,而这又是必考项目。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运动热情,激活小学生的运动神经。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小学生进行田径运动时,为小学生播放一些具有较强节奏感的音乐,让小学生随着音乐的律动完成田径运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三、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降低体育教学的难度
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单单要注重加强对有关体育方面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学习,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以此在体育教学中更加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是亲身示范运动动作。但是对于一些具有较高难度的运动动作和高频率、快速变换的运动动作,仅单纯的依靠教师的动作示范,小学生是很难快速的掌握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动态图像的方式示范运动动作,这样更加有助于小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运动动作的要领。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小学生蛙跳这一运动动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小学生播放青蛙跳跃的视频,然后再进行视频慢放、回放和定格,同时配合动作要领的讲解。在任课教师完成讲解后,小学生对运动动作的要点和难点有所了解后,便可以引导小学生自主的进行模仿练习。在这一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指导者和引导者的重要作用,如果发现小学生的动作不够正确,应该及时的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增加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降低体育教学的难度,从而获得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四、巧用微视频展示直观示范动作,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体育教学倘若只以教师的语言讲解和身体示范相结合,往往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示范和讲解的度也无法合理把握。讲解太多,学生感觉烦琐乏味,讲解太少,学生未必能够明白,于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运用微视频,则可以将图片音频、影像合理结合,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对重点教学环节还可以通过镜头特写、慢动作、特殊声效、特殊线条颜色标示等方式,呈现形象生动的动作要领,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50米快速跑》时,教师用纠正“站立式起跑错误动作”为教学切入点,利用微视频教学手段,在微视频里播放“指出常见错误动作”“怎样帮助纠正错误动作”一“展示正确站立式起跑动作”,逐步让学生不仅掌握正确的动作还了解如何针对错误动作纠正。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学生由于对动作重点、难点的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慢动作播放、动作分解、循环播放等直观的手段,让孩子理解、掌握“起跑时后蹬有力”这个重难点,课堂效果显著.
五、加强对小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意志力,并且对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并且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小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小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而小学院校则应该对体育教学的开展给予大力的支持,不仅要完善体育运动设施,同时还应该加强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家长交流群。在交流群上传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动作示范和健美操音乐等,并鼓励小学生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带领小学生一起运动,将体育素养的培养延伸到家庭教育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同时还有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结论:体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做到与时俱进,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优化,有效的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不断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实现小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素美.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9):95-96.
[2]张添麒.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青少年体育,2020,(06):115-116.
[3]李世伟.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小学体育教学形式[J]. 华夏教师,2020,(1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