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产教深度融合,借助校企密切合作,通过“1个联盟”、“2个基地”、“3个中心”建设,建成体制机制灵活、培养模式领先、课程体系先进、师资团队卓越、教学资源优质、科研能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善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于中山区域电梯产业行业的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发展等工作的需要。
一、建成“一个联盟”--- 政、校、企、行四方协作联盟
按照“政府牵头、学校主体、行企参与”的建设原则,建成“政、校、企、行四方协作联盟”,通过联合国内电梯主流企业、国内兄弟院校、境外相关院校(韩国升降机大学 、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世界500强电梯企业(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和南区政府合作建设南区国际电梯学院,成立“国际化电梯教育联盟”,通过办学机制创新,形成多方共商、共建、共治、共育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电梯行业开展多层次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建成后学院占地面积达到86亩、全日制在校生4000人、社会培训服务10000人次/年的办学规模。
二、建成“二个基地“---电梯行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电梯新知识新技术科普教育基地
1.电梯行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1)人才培养基地
为满足电梯产业在不断迈向智能化、智慧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依托“政、校、企、行四方协作联盟”,在南区电梯学院共建产教融合型生产性教学工场,创新专业能力为本的“三区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具有电梯行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立足主校区,加强“双基”培养。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主校区,利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生产性实训中心,对学生进行设计、加工、操作、编程等基本能力培养;围绕6S管理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素养培育。
●依托产业园区,加强“双技”培养。通过校(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企(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南区电梯学院,将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成集家用电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将其建成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场所,实现师生能够参与真实产品的开发设计、功能改进、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中,以操作活页、工作手册为教材、学材,以教学工场为学习场所,围绕电梯整梯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检验检测、控制系统装调、生产线系统装调、物联网技术应用等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素养的培养,为进入相关职业岗位储备职业能力、职业素质。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进入机电类行业企业职场现场,加强“双职”培养。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行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真实职业现场为“教室”,以真实职业岗位为“课堂”,以真实图纸为“教材(学材)”,加强学生相关职业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为核心内容,加强学生相关职业素养培养。
(2)人才培训基地
●借助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协同开发,面向电梯行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训
充分利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的师资和实训条件,借助自主开发的线下实体教学资源和线上数字教学资源,面向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开展考证培训,面向电梯行业企业员工开展知识、技术、技能培训。
●借助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专业教学资源,开展电梯应急救援培训
借助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的师资队伍和现有电梯结构实训室、电梯安装实训室、整梯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等实训条件,建立电梯应急救援培训中心,面向中山市中、小学生及其它相关人员开展电梯应急救援培训,使其掌握电梯应急救援基本技能和知识。
●建立“电梯行业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开展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养培训
学校助力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以“中文+职业技能”等项目共建“境外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以中文教学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特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培养既懂中文又懂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有助于满足海外中文学习者的新需求。结合中山市产业特色和专业群优势,开发一批“中文+职业技能”课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国际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力争专业群赴境外办学,整体提高专业群国际影响力。
2.电梯新知识新技术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及VR、AR等互动性虚拟仿真技术手段,通过“国际电梯展览厅”、“电梯常识科普厅”、“电梯安全体验厅”建设,校企合作共建“电梯新知识新技术科普教育基地”。
(1)电梯行业成就展览馆
以每一届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为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再现每一届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场景,集中展示电梯产业最新产品、技术及相关设备,成为电梯行业、电梯企业、科研单位、国际电梯组织等之间的交流平台。
(2)电梯安全运行教育馆
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从电梯的发明、使用出发,面向大众介绍国际、国内电梯产业、行业、企业及其产品、设备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电梯常识的科普教育,了解电梯发展过程中所发生鲜为人知的故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现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面向大众介绍电梯的机房、井道及底坑、轿厢、层站“四大空间”,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八大系统”和全数字识别乘客技术、数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术、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技术、双向安全保护技术、快速安装技术、节能技术、数字监控技术、无线远程控制及报警装置等“八大应用技术”;同时,面向大众介绍电梯的运行过程、工作原理等内容,展现科学技术在电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科普电梯知识、技术。
(3)电梯新技术VR体验馆
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及VR、AR等互动性虚拟仿真技术手段,通过大量典型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使大众能够在虚拟的真实环境下,零距离接触、感知、体验、了解电梯安全运行的基本知识、技术,在乘用电梯时应该遵守的规程、注意的事项,在各种紧急或突发事故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措施、应该避免的行为、常用的救援方式等,从而实现对大众进行电梯安全知识技术科普教育的目的,使大众能够充分认识到了解电梯使用安全守则,掌握电梯乘坐安全知识对人们乘用电梯安全出行的重要意义。
三、建成“三个中心”---电梯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研发中心、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协同开发中心、电梯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心
1.电梯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研发中心
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南区办事处提供场地、政策支持,由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提供技术、人才支持,由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美迪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提供资金、设备支持,围绕新型电梯整梯研发、新型电梯安全部件研发、旧楼加装电梯改造、智能控制技术与维护管理系统研发等,建立电梯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研发中心。
(1)开展新型电梯产品设计研发
利用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条件,面向特定用户,开展新型家用别墅电梯、新型升降设备等新型产品的专项设计、研发,实现成果转化;面向电梯制造、维保等行业进行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便携移动终端技术的前瞻性和突破性的定向技术应用、信息咨询等服务。
(2)开展新型电梯零部件设计研发
利用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条件,通过电梯工程技术领域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开展新型限速器、新型安全钳、新型曳引机、新型曳引轮等新型电梯零部件专项设计、研发,获得知识产权,为中小型电梯零部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3)开展旧楼加装电梯改造
利用美迪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技术条件,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一站式服务新平台,通过建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加装申请”、“住户协调”、“电梯选型”、“产品方案”、“设计审核”、“项目报建”、“项目实施”、“安装验收”、“安监审批”、“维护保养”等长效机制来破解加装电梯难题,将电梯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中,在工程实施中推进电梯新技术的成果转化,从而构建起具有中山特色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一站式服务新平台。
(4)开展新型智能控制技术与维护管理系统研发
利用美迪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技术条件,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日益成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电梯智能控制技术与维护管理系统的研发。通过开发设计一种新型的目的楼层选层控制操作系统,在保证通讯稳定和高效的同时,实现高速电梯的优化调度,最大限度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
(5)电梯物联网技术应用研发
通过电梯大数据的集成,实现电梯运行状态、过程的可知、可查、可管、可控,为政府监督部门、物业公司、乘客、维修保养单位等提供网络技术咨询及服务等,从而为广大电梯乘客的安全保驾护航。
2.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协同开发中心
(1)线下实体教学资源协同开发体系---全真式整梯教学设备研发
引进广东非凡教育设备有限公司入驻学校,建立校中厂---“电梯实训教学设备制造工厂”,学校负责实训设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企业负责各类实训教学设备的加工,基于工作过程,研发能够满足中高职院校电梯类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各类电梯企业员工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等需要的全真式实训教学设备:电梯中分层门-轿门联动实训教学平台、电梯轿厢安装实训教学平台、电梯偏开双折货梯门实训教学平台、电梯中分双折货梯门实训教学平台、电梯安全钳-限速器联动试验实训平台、电梯轿门安装实训教学平台、电梯层门安装实训教学平台,并形成一套职业院校电梯专业类实训教学资源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
(2)线上数字教学资源协同开发体系---“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与中山众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围绕电梯专业所有主干课程,通过视频、仿真软件、微课、VR及三维动画等多样表现形式,囊括企业案例,国家标准、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建成不少于15000条颗粒化素材资源,开发以电梯构造、电梯安装、电梯维保为核心内容的“电梯三维数字化模拟教学平台”,满足学员在虚拟的真实环境下学习和电梯行业作业人员资格考证的需要。
3.电梯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心
(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服务
目前,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的中山市电梯零部件检测服务中心、中山市游乐设施无损检测中心是经中山市经信局批准的中山市第二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为本协同创新中心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其中,中山市游乐设施无损检测中心是2012年3月,在国家质量监督总局特种设备局、中山市政府、广东省和中山市质量监督局的支持下,由中山市游戏游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山市游戏游艺行业协会和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三方合作成立的,是专业的游乐设施第三方无损检测机构,已经取得磁粉检测C级资质,是中山市游戏游艺行业公共服务基础平台。
(2)开展电梯零部件检验检测服务
以现有“中山市电梯零部件检测服务中心”为依托,不断完善其软硬件设施,面向中山区域电梯行业,大力开展电梯零部件检验检测服务。
(3)开展游乐设施无损检验检测服务
以现有“中山市游乐设施无损检测中心”为依托,不断完善其软硬件设施,面向中山区域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行业,为中山市游乐设施制造业及需要提供检测服务的企业提供检测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丽能.论高职教育与办学体制的有效结合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理论与实践总结[J].教育与职业,2001年12期49-5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李永生 牛增辉.《论产教融合及其深化内容》[J].《北京教育(高教)》.2018年05期19-22
【4】徐春梅,我国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8-10
【5】和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21期138-142
【6】 黎志键.基于校企合作群的高职办学体制机制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04期
【7】李永生 牛增辉.《论产教融合及其深化内容》[J].《北京教育(高教)》.2018年05期
【8】蓝洁.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J].教育与职业.2014年23期
作者简介:
1.张继涛,1963年,男,河南省内乡县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机电工程
2.王利,1985年,女,河南郑州市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
3.张彦俊,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原黑龙江大学数据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副教授,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主任、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职业教育
4.万其明,1979年,男,山东省禹城市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博士(在读),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