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和教师都忽视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节“水课”,甚至会占据体育课堂的时间来安排文化课程,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领域意识到了体育与健康课堂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善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教学效果,并发挥自身的职责作用来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一、 更新教学理念,推行鼓励教学法
在新形势课标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学活动要采用激励为主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避免学生出现消极颓靡的学习心理,确保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鼓励学习法也就是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不惧艰苦,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日常的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情况下会出现由于学生体质弱,身材矮小就不运动的情况,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就要采用鼓励为主的教学方法,让这一部分同学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优势,有效避免定式思维带来的消极影响。如,在“实心球”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细心地为学生讲解掷实心球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比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不是因为个子高,身体力量大就能掷得远,而是要靠对投掷动作的精准把握,技术动作越到位,就能掷得越远。经过教师的一番鼓励,学生就能不再无限放大自身生理方面的不足,而是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主动学习更科学的运动技能,放大自己身上的优势,缩小自己身上的不足,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掷实心球技能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下,教师就能以更加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更耐心地指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摸索各项体育运动的技巧,从而打造更加积极活跃的教学课堂环境,让体育与健康知识之间实现无缝衔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想要测试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否完成,教师要通过学生来进行检验,毕竟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只有课堂测验、体能测试成绩这一类的参考依据,学生的收获才是主要的参考依据。在完成体育课堂学习之后,学生虽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但是自身的素质能力却得到了有效提升,还能够感受在体育学习中进行人情交流,感受到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性。不过,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还是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其中,只有学生参与其中,教师才能了解到他们的接受程度和表现情况,从而按照这些情景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案,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最终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每个课堂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对这些任务的难度进行分析,在每节课安排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学习任务,对课堂节奏进行把控,划分好不同的教学阶段,从而按照阶段特点来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
三、尊重生命
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快乐教学的重要性,因为这是遵循生本理念的重要做法,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育人成才,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获得幸福快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成才”,而不关注“育人”,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压抑和苦闷,那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为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尊重生命,并将这种尊重代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引导学生通过锻炼去获得快乐,让体育锻炼变成一种快乐的事情,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其次,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权利,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将学生视为平等的生命体,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四、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下,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并通过了解来制订属于他们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将多种新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项新的体育运动教学时,就可以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或者根据不同性格采取互补的方式进行分组,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同时在此过程中还会增加对体育学习的信心,加强他们想要继续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最终,兴趣教学法在此过程中会得到充分的运用。
五、将游戏和体育教学结合起来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游戏是没有抵抗力的,游戏对他们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游戏和体育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魅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主动地参与到体育的锻炼和学习中。因此,需要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设计各种游戏,在打造轻松愉快体育课堂的同时,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和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一定会提高
六、建立兴趣小组
在兴趣教学法中,兴趣小组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兴趣小组的建立,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比赛,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参加相应的比赛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表现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当他们赢了比赛以后,自信心也会有所提高,并慢慢地喜欢上体育这门课程。在比赛的过程中,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拼搏精神。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正确的评价,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以此来提高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体育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影响比较大的一门学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需要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并要将兴趣教学法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解决初中体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盼.基于课堂观察法的初中体育教学师生互动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11):98-100.
[2]苏晓明.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75-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