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的教育环境下需要教师保持创新的思想,不落后于时代发展。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懂得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保持思想上的不断进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1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体育教学贯彻的是新时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内涵中的“体”,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教学也是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身体锻炼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应更加重视体育教学,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促进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进行体育锻炼、领会体育精神,提高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因为大部分体育项目为竞技体育,所以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拼搏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1]。
2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
2.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体育课,愿意接受体育教育,才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效果,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积极性不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压抑地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需求,可以制定一些课堂游戏和练习,让学生能够表现自我,获得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的满足。
2.2设计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新时代下的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可以将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为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轻松的愉悦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比如,在开展“篮球运球半场折返跑”的游戏活动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大家的腿部力量及协调能力可以在这场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话语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然后,我为学生讲解了游戏规则,并示范了游戏过程,进而发出了游戏开始的指令。之后,我通过巡视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使学生及时做出了改正,直到游戏结束。最后,我做了课堂评价,使学生对篮球运球这一体育活动在愉悦的课堂环境下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设计游戏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有了愉悦的心情,大大提高了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2]。
2.3运用场地条件
由于不同学校的场地条件、教学环境和器材条件存在差异,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条件,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唤醒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热情,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例如针对农村学校,其交通较为不便,学生每天上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行走,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善于跳跃、惯于行走的特点,为学生布置障碍跑或者中距离长跑等任务,提升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耐力。又例如针对贫困地区或者偏远山区的学校,由于其经济实力有限,无法在体育教学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相关器材,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组织学生利用生活废品自制各种富有趣味的体育器材,这样学生能够不断调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2.4抓好体育课堂教学,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养
体育课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体育课,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核心单位。作为初中阶段的学校体育课,一定是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制定出体育课的任务和目标。首先,明确体育课要完成那些任务。教师一定教会学生有用的运动本领;教会学生健身的方法和运动知识,让学生喜欢体育,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培养学生运动素养和品行。其次,体育课一定是以运动技术学习为本业和基石,只有学生学到了真本领才会在未来生活中应用运动技能,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第三,在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利用体育集体精神,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良好的品行。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逐渐拥有集体意识和集体能力。体育教学中认真研究体育原理,钻研教法,真正把体育课上成对学生体育综合素养有提升的课,学生喜欢的课[3]。
2.5开展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所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重要任务就落在了教师的肩膀之上。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开展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此既能够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拥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是一举两得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开展“跑步比赛”的体育活动时,首先,我为学生讲述了各种跑对身体健康的意义,使学生的精神渐渐集中在了课堂上,初步使学生感受到了体育是快乐的,并且对身体有帮助。然后,我为学生讲述了快速跑和耐久力跑的比赛规则,给了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之后,我将学生分成四组,两组进行快速跑比赛,两组进行耐久力跑比赛,进而发出了比赛开始的口令,比赛结束时,我及时带领学生跟着轻快优美的音乐做了放松操练习,释放了学生沉浸在比赛中的紧张心情[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要迎合时代特点和新课改精神,在实际的体育课上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采取灵活的家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韩滨.以生为本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7(17):148-149.
[2]赵建国.创新初中体育教育方式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初探[J].才智,2017(13):144.
[3]季浏.学校是培养青少年身体素养主阵地[N].中国教育报,2019-11-13.
[4]李启武.怎样提高农村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N].云南经济日报,2012-03-26(S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