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做好施工成本控制,提升项目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本文将围绕中交一公局三公司物设运管中心的物资和设备管理分析,探究如何控制好施工成本,为企业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物资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一系列战略规划的深刻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建设需求涌现出来,而施工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必然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优化施工质量,获取更高的市场竞争实力。而大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同时承接多个工程项目,这就需要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项物资设备积极进行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对公司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尤其工程项目繁多且工期较长,牵涉到的物资和设备尤为复杂,唯有科学规范管理管控物资设备的各个环节,方能最大限度为工程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基础,并发挥实效。为此,物资设备管理便具有了极大的建设价值,是每一个施工企业必须要在管理过程中积极考虑并落实到管理要素。进而经过良好的物资设备管理,可以保证工程建设所需的各项材料和设备,都能符合施工标准,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升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周期,同时也有助于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在白热化的竞争,在市场上获取独有的竞争优势。
二、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及技能
结合当下大部分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的物资设备管理分析,发现很多单位缺乏良好的物资设备管理意识,在管理水平上也有待提升。无论是单位内部的高层,或是下层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工作人员,在物资设备管理上都欠缺重视程度,自然而然在管理技能上也有所疏忽的,无法发挥管理的实效,导致施工现场物资设备管理极为混乱。另外,由于管理人员意识薄弱,使得物资设备管理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各项管理行为无法落到实处,很多时候相关人员想要落实物资设备管理工作内容缺乏参考依据,无法真正的提升材料设备的管理效率。除此以外,部分施工单位在管理技能上面还仍有待提升,尤其对物资设备管理需要专业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而很多企业虽然安排了专门的物资设备管理人员,但并没有经过专业的管理培训,大多是临时安排某一个人员进行管理,这样很容易导致物资设备管理失效,无法发挥其根本管理价值。究其根本原因,不仅由于工作人员管理技能不足导致,缺乏专业物资管理人才,更反映出企业内部缺乏材料设备管理意识,没能将物资管理落到实处[1]。
(二)物资采购问题
在物资设备管理过程中,物资采购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直接影响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成本。同时,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施工过程中物资材料直接影响整个施工项目的施工成本预算,尤其物资往往会受到市场环境的波动影响起伏不定,使得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更多不确定因素。如果物资采购人员缺乏物资设备管理意识,在成本控制上没有落到实处,不愿意货比三家,多家调研市场进行比对,那么便很容易造成物资采购价格偏高问题。另外,在设备的采购过程中,也可能存在部分采购部门对物资设备了解度不足,使得采购过程中无法根据施工要求采购合理物资设备,从而浪费物资资源,对降低施工成本而言尤为不利。除此以外,在物资采购环节中人为干扰的因素较大,如果采购人员职业素养不达标,很容易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吃回扣与供应商合作,从而降低物资和设备的质量,影响工程建设水平,这些问题都是物资采购环节中的管理难点。
(三)库房管理问题
物资采购之后,需要及时录入库房并做好入库处理,在施工之前及时将物资出库,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查验好各项物资,确保物资领用规范,并且减少物资浪费问题。但当下大部分施工企业在库房管理过程中缺乏管理规范,存在较为严重的物资浪费现象,很多时候在施工现场出现大量闲置物资,直接影响企业建设的施工成本。一方面可能由于物资采购过程中没有科学规划采购数量,导致物资采购数量超标,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并没有将库房管理工作做到实处,物资管控不严格,从而影响物资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在当下很多施工企业在仓库管理中,物资资料并不完善,仓库较为混乱,其中的材料品种以及数量并没有信息化存储,这样一来,仓库在进行盘点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遗漏。而在后续进行物资采购时,也无法及时结合仓库内部的物资数量,针对性设计采购方案,这在无形中便增加了物资浪费的风险。同时物资在领用的过程中也缺乏规范的领用流程,导致库房内部各项材料设备数据更新不及时,无法为后续物资采购和其他工作提供依据。
(四)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过程中设备管理是极为关键的,而当下很多施工企业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尤为不足,而且施工过程中所涉及施工机械设备尤为繁杂,各类品牌和型号给管理增加了难度,并在成本控制上也出现各种难点。此外,在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疏忽机械设备的后期保养和维修工作,从而使得部分机械设备由于没有定期进行保养,影响了其使用功效,最终造成机械设备淘汰或者资源浪费闲置,这在无形中便增加了机械设备的采购成本,使得整个项目经济效益降低。除此之外,在机械设备管理上,尤为明显的不足之处,缺乏专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并且没有成型的管理规章制度,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也有待提升,这样便大大影响了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三、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改善措施
(一)强化管理意识落实管理制度
针对当下部分施工企业在物资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首先极为关键的改善措施便是要从管理意识着手,应该积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层人员以及各项基层工作人员对物资设备的管理意识,确保各项物资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首先企业可以积极做好物资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和完善,确保物资管理工作能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在物资设备管理过程中,适当安排企业内部培训教育活动,加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物资设备管理的重视度,同时也能相应提升其物资管理技能水平。尤其培训过程中,领导层也应积极做好表率,以身作则,全程参与培训活动,并掌握物资设备管理的各项要点,这样才能有助于指导企业施工过程中,各项物资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除了在培训环节做好引导以外,企业还可以积极制定绩效考核机制,监督制约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确保物资管理人员将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升物资设备管理质量,确保能够使企业内部各项物资和设备,实现科学有效应用。
(二)做好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环节
在物资设备的采购环节,一定要积极做好改善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物资和设备的采购,能够最大限度为企业节省经济开支,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具体说来,物资采购人员应在物资采购之前提前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积极根据工程建设需求,结合库房物资数量储备针对性提出物资采购合理方案,并作出审核。同时,在市场采购过程中,要提前对市场各项物资材料做好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市场波动情况,确保物资和设备的采购达到最佳性价比。并且,采购人员和还应积极提前了解供应商的相关信息,确保供应商有能力,有质量供应相关物资设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物资采购环节,不会出现差错。除此以外,在物资设备采购过程中,相关人员也要积极做好物资设备的检验和审核工作,所有物资进场之前必须要经过查验,唯有符合标准方能进场施工,不达标的物资产品一律退回。当然物资设备采购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建立供应商清单,结合具体采购需求,比对各个供应商供应水平,从中选择最佳供应商[2]。
(三)优化资源配置做好发放管理
在库房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做好发放管理规范性,确保库房各项物资在入库和出库环节都能符合标准规范,提升库房管理有效性。一般说来,现代施工企业大多会逐渐引入信息化库房管理措施,确保库房管理工作能够更为高效且实时更新库房数据,有助于为后续物资设备采购提供相应依据。因此企业应积极改善传统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逐渐向信息化库房管理迈进,完善库房管理规章制度,制约库房物资的入库和出库环节。另外,对于物资设备的领用,一定要按照相关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合理规划和配置资源,严格确保各项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尽量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浪费,从而为企业项目建设获取更大经济效益。除此以外,在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发放过程中,严格的顶用制度是尤为必要的,所有材料的领用应遵循一定领用手续,并且填写领料单,确保材料的应用合规,及时做好库房内部材料和设备的盘点工作,建立领用台账,动态更新库房内部材料的储备量。
(四)改进设备管理做好养护检修
对施工企业而言,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必然是一大关键要素。尤其目前施工企业所承接的施工项目日益繁多,而其中涉及的施工设备必然也是多种多样,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设备闲置,影响项目成本,是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积极思考的关键。首先机械设备在入场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种类和数量的核对工作,确保所有机械设备都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同时还要在入场前对机械设备做好预防性维修工作,以保证入场机械设备的使用有效性。其次,机械设备入厂之后,也要定期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养护,保证机械设备使用价值,同时也能减少机械故障率,提升施工安全。而且定期维修清洗润滑机械设备,也有助于保持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减少机械设备损耗度,在无形中为企业降低施工成本,提升项目经济效益。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施工企业一定要积极做好自身的各项管理工作,尤其在物资设备的管理上面,要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升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进而最大限度为施工项目节省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唯有如此,才能使施工单位真正的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龙云. 探析现代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问题与措施[J]. 电力设备管理,2020,(03):125-127.
[2]白杰. 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10):67-6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