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王波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波,.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 中国城镇,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9096.
摘要:
新型城镇化发展不能缺少建设规划的正确引领,应该始终坚持以建设为工作重点,依托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正视存在的发展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发展状态,做好城乡统筹发展,树立正确的协调发展理念,积极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传承和弘扬,为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及促进型城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镇化建设;管理制度
DOI:10.12721/ccn.2022.159096
基金资助:

站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新途径。充分调动中小型城市的发展积极性,不断缩短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差距,采用全新的城镇发展方式,增强城市规划意识,保证相关工作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1.城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少科学的规划做引领

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存在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的情况,而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开展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生态失衡,部分地区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对其他地区的发展形势照搬照抄,出现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虽然在很多地区楼房的数量不断增多,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提升,但是无法突显自身的特色,缺乏正确的引领,使得城镇化建设盲目性及随意性较强,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1.2缺少严格的建筑物建设标准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设计不够科学的问题,建筑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在传统的设计理念影响下,在城市中存在建筑布局缺乏合理性及风格不明显的情况,与此同时,建筑质量差导致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程度的缩短,不断出现重复拆除和建设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缺少配套的基础设施,各项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例如部分地区的养老、上学及医疗卫生问题严峻,缺少有效的解决措施,针对给排水管网的布设而言,存在混乱及不科学的问题,严重阻碍城镇化发展。

1.3缺少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及有效管理措施

在很多城市中,存在违规建设的建筑物,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部分缺陷,如部分居民在楼顶乱搭乱建,不仅增加了房屋拆迁过程中的成本投入,还影响政府部门的整体规划,且在城区范围内,有较为严重的扬尘及噪音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的舒适性及有序性。

2.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有效对策分析

2.1全面落实科学的规划工作

各地区政府部门应该始终坚持高起点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需要保证相关方案及工作的权威性及严肃性,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舒适度为重点工作内容,积极借鉴优秀的城乡建设经验,避免照搬照抄。认真分析城市的自然资源,并做好充分利用,同时明确城乡建设工作的实际地位,加强社会监督,对城市的整体布局做好合理优化,科学调整人口居住密度,保证城市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2.2提高对建筑物建设标准的重视

合理明确建筑标准,并在开展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做好标准的提高工作。一是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加强与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重点关注城市中的民族风情,强化自然资源与城镇各项功能的有机结合,避免过度使用水泥路面,在建筑建设过程中,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增强历史建筑及文物的保护意识,将历史记忆融入到每个建设环节中。要建立保护体系、维护历史文化的原真性,既不要简单复古,也不要片面追求现代化和后现代化,杜绝“拆真古董、建假古董”的不良倾向。二是保护自然,不搞大拆大建。“越是自然的越是永恒的”。建设中要注重保护村庄原始风貌,尊重自然。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少挖山,尽可能保持村庄原始风貌,让城市融人大自然,真正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是要“减容增绿、腾地还绿”。四是建筑必须在符合城市总体风格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特色和风情。

2.3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

树立建管并重的理念,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目前,部分领导认为“城市建设是赚钱的,城市管理是花钱的”,存在“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思想。对此,必须深化对城市管理的认识,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管理与建设的关系,克服重建轻管的低层次发展观;管理与经济的关系,树立城市管理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城市管理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明确城市管理水平就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典型体现和集中反映,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2.4重视对民族文化及古老建筑的保护

保护文化古迹,注重民风民俗的挖掘和利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城市古建筑、古城墙、古民居、古胡同、古文物、古文化是一方水土、风情、民俗、文化的积淀和凝集,要切实加以保护,要把“以旧修旧”和“修旧如旧”的原则体现在每处古迹和每个细节。同时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民风、民俗、民情,打造民俗风情特色城市。提高市民素质,打造城市精神。加快提升市民素质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要注重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互动,通过城市文化的发展、传承来丰富和提升城市精神;通过城市精神的弘扬来促进文化发展和市民素质的提升。要使城市精神成为城市的品牌和无形资产,如乐山市总结提炼的“乐善至美、创新力行”的城市精神较好地体现了这座古城的内核和表面张力。

结语: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引擎,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城镇化是一个人与自然生态进一步和谐融合的过程,城镇化是一个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必须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延续历史,保留古迹,留住乡愁。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既要积极、稳妥,更要科学有序、扎实有效。新型城镇化发展理所当然要突出其“新”,即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建设为重点,以管理为保障,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支撑,真正体现“人”的城镇化。

参考文献:

[1]何应清.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 2021(2014-3):59-62.

[2]邓子龙.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6,(48):35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