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程标准将教育重心从传统教育的教材内容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课程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形成地理思维,具有地理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适应时代发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一)地理学科不受重视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部分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从教师角度讲,教师的教学设计并没有从提高学生学科专业素养、学科专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从学生角度讲,学生面临中考压力,各主科学习压力大,往往难以正视地理学习,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实践活动常常抱有敷衍、糊弄等心态。初中地理学科长期不受重视,致使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与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二)教学理念不正确
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与空间性特征,教师若不能正视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只是单纯将理论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将难以理解过于抽象的知识点以及复杂的地理学科逻辑。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未深入了解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的要求,其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设计都趋于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较为枯燥,课堂氛围也较为沉闷。还有一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并未组织学生开展高质量的自学活动,也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三)教学针对性差
新课改背景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建立合理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然而,传统的地理课堂并不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不能在明确学情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或课堂教学活动。多数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案与学生实际能力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无法在地理课堂中得到个性化展示。
二、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课堂教学目标,为教学打基础
备课既是从多方面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内容,也是确定课堂要为学生教什么,怎么教的过程。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本着新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时间,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在备课环节一定要熟悉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为学生制定精准的课堂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补充内容,选择有趣的、恰当的教学方法。
比如,“认识地球仪的形状和大小”这一节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并能证明地球是球形天体,还要让学生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等,从而培养学生勇敢探索、善于观察的精神与学习潜能。所以,教师不但要熟悉教材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准备好课堂上的辅助教学工具地球仪,方便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从而为实现教学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设计小组讨论学习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小组讨论是学生最欢迎的学习方法之一,也是最能开拓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集思广益,有效学习的方法。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内心动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在参与过程中积极讨论、学习,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为学生讲授“地球的自转”这一节内容时,在与学生一起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后,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借助地球仪,自主探索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各种现象,掌握课堂内容。如,让学生借助地球仪观察昼夜现象,还有其产生的原因;可以以自己的地域为基点,引导学生把我们熟悉的生活中的昼夜与自己的地域在地球自转中的光照情况试着对应起来,并让学生动手尝试演示自己地域的早晨、正午、黄昏与午夜;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观察,分析昼夜的交替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了解和掌握“地球的自转”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实现新课标教书先育人的深远目标。
(三)设计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面对的教学条件变了,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但灵活了很多,也能大胆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过程,收获知识。所以,作为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技术,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与探索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
比如,开展“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了相关的知识,当学生对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乡土气候调查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报刊等渠道去收集信息、分析、归类,并处理信息。然后,开展“气候与人类”的专题讨论,让学生集思广益,分享个人的调查结果与认识,结合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博采众长,拓宽思路,得到成长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敢于表达的勇气,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三、结语
时代发展呼唤教育改革,中学地理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更新教学理念,在深挖教学大纲和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改革教学方式,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国家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雪宁.论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12).
[2]祝孝菊.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3).
[3]魏璐璐.新课改下初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