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1.1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考改革的持续深化,教师们越发关注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许多教师都会积极利用学习技术,以期达到课堂的变革。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1]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要所有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而是需要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从关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转变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因此每名教师都应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做教育信息化的排头兵。
1.2.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独的文字叙述和简单的二维图片学生难以理解。音视频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知经验,地理信息技术软件更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逐渐帮学生从感性知识过渡到理性知识的学习。
1.3有利于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信息技术教学通过多感官刺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能够改变教师的单向传导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学习有掌控感,增加学习主动性。信息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成为必要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信息技术的多重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2高中地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落后
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还仅限于使用多媒体播放图片、音频、视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扩展学习资源、改变学习过程、丰富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等多方面。教师要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深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式的转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才会真正拥抱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工具,还可以拓展、重塑学生的认知结构。
2.2地理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高中地理教师信息素养高,信息技术能力相对更强。但是信息技术能力不同于地理信息技术能力。狭义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仅包含“GIS”“RS”“GPS”的“3S”技术。广义的地理信息技术在“3S”的基础上还包括虚拟环境(VR)、网络GIS、数字地球等多种技术。[2]这些针对地理学科开发的软件相对能有效改善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但是很多地理教师没有掌握。
2.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不足
由于观念转变不及时以及缺乏必要的培训,一些地理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不足。传统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保证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首先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变为促进者和指导者。这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指导能力都提出了挑战。
3高中地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建议
3.1主动学习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应用
首先,教师对信息技术应具有开放的态度,主动接受信息技术。年轻教师要熟练掌握地理信息技术软件,这是职业发展所必需的。老教师也不要排斥信息技术,一方面,教师的学习态度会间接影响学生;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过于落后的教师难以指导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的高中生。其次,教师要意识到,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还能促进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主动学习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参加相关培训并尝试应用于教学。
3.2掌握常见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的大变革。在信息技术教学初期,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可采用标准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以使教学设计更完备,没有遗漏。例如,“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的流程为导入新课、小组探究、成果交流和小组拓展、测评反馈。[3]导入新课环节中,互联网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丰富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小组探究环节主要是利用即时通信软件帮助学生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互动交流;成果交流及小组拓展环节利用网络展示小组成果之后,能给其他同学留出更多的思考和提问时间,经过深度思考之后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测评反馈环节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大数据下的精准教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熟练之后,可以尝试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模式。
3.3积极应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成性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能够拓展学生思维,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容易产生生成性教学内容。教师要积极面对、灵活应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成性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积累信息技术教学经验。生成性教学内容往往是学生的关注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把自己当作生成性教学内容的学习主人,提高学习效率;生成性教学内容可以有效避免教学的千篇一律,增加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这种教学生成使得教学不能完全按照预设的步骤进行,但是只要主线不偏离,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师就可以合理的“节外生枝”。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符合地理学科特点,有利于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但是目前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观念落后,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和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要主动学习地理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掌握常见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并积极面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成性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2-06-15.
[2]黄靖.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3]裘伟将.“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7(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