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三重逻辑
卢春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卢春欣,.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三重逻辑[J].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042.
摘要:
道路决定方向、决定前途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和带领下,我国摸索出了一条契合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要反思“老路”、开辟“新路”、更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历史证实,唯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发展道路,才能使我国不断繁荣与富强。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现路径
DOI:10.12721/ccn.2021.157042
基金资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中来并用历史证明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它不是迂腐地“老路”、不是蛊惑人心地“邪路”更不是崇洋媚外地“欧化路”,它符合我国的国情与实际,为我国所拥护。

一、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

从认清现实、反思“老路”到摸着石头渡河、开辟“新路”,再到坚定不移地走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挫折中砥砺前行。每一次的实践探索与进步都是党中央最高领导人带领我们不断地实践与努力奋斗的结果。

(一)认清现实、反思“老路”

何为“老路”?即我们在改革开放前走的集中且僵化的道路。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后,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发展中国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了党的奋斗目标。以俄为师、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举措便成了我们的建国方针与政策。这一举措虽有利于我们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的发展,但长远看来,却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给我国带来沉重的灾难。“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同志便“以苏为鉴”,积极探索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路线。

(二)摸着石头过河、开辟“新路”

何为“新路”?即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没有经验可寻、没有模式可套,要靠领导人的勇气和决心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努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入认识以及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等,开创了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先河1。

(三)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走中国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使然。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绝境、而中国却能一路向前到如今我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近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与这条我国仅有的中国道路息息相关。  

二、价值逻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选择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由这条道路的无比优越性决定的。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学习文化等...这些企图救国的道路都一一失败了,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发展道路,才能进一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一)走中国道路是契合当代国情的必由之路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党带领人民从风雨中走出来的。近代以来,从“器物”到“制度”;从“变法维新”到三民主义再到全盘西化……这些举措都没能挽救中国。

  新中国宣告成立后,毛泽东曾多次提出“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2因此,从建国初期到1956年期间,我国完全复制了苏联的发展道路,虽然短期内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的生活,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管理的过严过死却在后期出现了问题。在探索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浮夸风等,使中国的国民经济直线后退,“一边倒”政策也使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被孤立,排斥。于是,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全新发展路线在毛泽东的指引下孕育而生。此后,邓小平同志也根据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教训,首次提出了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此,我国沿着这条道路不仅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从个人到国家,都有自己的中国梦。然而,我们到底要选择怎样的道路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呢?近代以来,处在社会各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企图谋求一条自强保种的出路,然而却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紧密连系当代中国的最大现实,开创了一条其他国家不曾有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沿着这条中国道路,我们不仅在新民主主义中取得了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收获了显著成果,实践已充分证明,这一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是通往幸福未来的康庄大道,必须坚持走下去。

  长久以来,我们的不竭追求与奋斗目标便是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是历史与现实、政党与人民的选择。

三、实践逻辑:新时期如何更好地贯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安康是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目标,为此我们必须选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经济已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科技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也日益增长,但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不忘初心,记得来时的路,坚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一)新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历史的创造者,国家的主人。把中国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共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3。革命战争时期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以及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各项工作所取得成果等,都是党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得来的。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以人为本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观念都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二)新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科学发展与大胆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与创新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小到我们如今使用的移动手机,大到国家在航天以及航海方面的成就等,都与它有关。从“BB机”到“大哥大”,再到如今的智能化手机;从靠“11”路到第一轮汽船、第一辆火车、第一辆飞机、第一辆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产生再到如今地铁、轻轨以及高铁的普遍使用;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老三件”到90年代的“新三件”,这一系列变化都体现出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4 。反观近代以来的那段屈辱史,为什么西方国家能够拥有强大的生产力?为什么连一个蕞尔小国---日本都敢向中国叫嚣?我想,这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关联,不难看出,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体现,科学技术强,综合国力就强、国际地位就高,反之亦然。因此,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坚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以及获得更大的权威性。

四、结语

 “以史为鉴”便可知兴衰。从“器物到制度”再到“以苏为鉴”走“中国道路”,走过无数条道路的中国探索出唯有中国道路才能发展中国。这条路是历史的使然,是人民的选择,是党带领人民不断获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走在中国道路这条康庄大道上,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强,生活会越来会好。

参考文献:

[1]臧义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0年发展回顾与时代价值[N]. 吉林党校报,2019-09-15(002).

[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1.

[3]王公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J].理论导报,2019(06):22-24.

[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重庆与世界,2018(12):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