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有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常见问题
1.1.以人为本思想未得到充分体现
在落实推进政工管理工作的进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许多国有企业在落实这一理念时做得不到位、不明显,导致国企内部员工缺乏归属感,不利于员工建立向心力,无法形成积极的企业认同感,从而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缺乏自主自觉性与积极主动性。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员工反馈渠道受阻,当企业基层员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没有合适的、通畅的渠道来向管理人员及时反馈诉求,无法将自己真实的建议上报给管理人员,这不利于政工人员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无法全面掌握员工的各项情况;第二,企业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思想情况没有做到密切关注,从根本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导致企业内部缺少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第三,管理层在了解了员工的需求诉求后,无法及时地给予答复和帮助,增加了员工的工作思想压力,降低了企业的凝聚力。
1.2.企业内部政工队伍建设薄弱
首先,对于国企内部而言,部分企业的政工工作目前无法应对企业管理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漏洞百出。一些国有企业仍旧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培训方式,在人员配置上也无法满足政工工作的要求,多数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是年龄较大的人员,工作时缺乏积极性,没有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培训,也无法及时指导员工开展政工工作,这说明企业负责人对政工工作团队的组建和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企业政工工作人员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背景。其次,某些国企管理层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很难学习到外部先进、积极的工作经验,仍然沿用过时的教育内容,工作时也常常“走形式”,无法拓展、创新政工工作者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最后,由于部分从事政工管理工作的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比较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专业能力欠缺,对本职工作内容的了解不深刻,工作起来缺乏协调能力,不具备统筹观和大局观,推进工作时沟通能力较弱,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对政工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难以实现企业内部政工工作的最终目标。
1.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脱节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紧密贴合政工管理工作内容,无法凸显政工管理过程中的企业文化价值。其原因有三:其一,在政工管理工作中缺少适当的企业文化载体,无法构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氛围;其二,在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时,没有切实结合党建引领实际,无法系统、连贯地呈现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经营理念,上层领导没有充分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在政治理论方面有所欠缺,员工自身的政治思想无法坚定如一,工作理想信念模糊,导致员工的工作信念与企业的发展方向难以统一,很难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其三,相关人员在开展政工管理活动时对于企业形象的考虑欠缺,没有从实践角度出发,导致企业的整体形象受到影响,无法体现政工工作的真正价值。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企业的文化建设脱离了政工管理的实际,经济文化与思想政治相分离。
2.国有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思路
2.1.创新理念科学谋划发展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根本在于人,必须从企业内部员工出发,坚持以政治思想问题为根本,优化创新政工管理理念。作为国企政工工作者,要将党中央的各项指示与国企内部员工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摒除传统的思维模式,通过不断调研、探究,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政工工作体系,丰富工作方式,增强政工管理工作的灵活性,最终摸索出适用于本企业的积极向上的政工管理模式。政工部门负责人要准确把握党中央的意识决策,紧跟社会发展进程,立足于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了解本企业员工的工作进展及实际遇到的难处,培养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定期向对应的政工领导进行汇报,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出细致部署。因此,要想创新政工管理方式,要从根本上转变政治工作理念,科学合理地规划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政工管理工作的灵活性。
2.2.改进国有企业政治工作人员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首先要根据政工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适用于本企业内部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使企业内部政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政工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应充分了解企业内部员工的真实诉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政治思想队伍建设,及时捕捉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市场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建立健全的政工管理体系,树立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对政工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做出详尽的规划,并由上级管理部门监督落实到位。在推进政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管理制度与大部分员工内心想法相悖的情况,要及时调整制度内容。企业要统筹协调各部门联动工作,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提升部门间的合作能力。由此可见,完善的政工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解决员工的实际难处出发,满足员工内心需求,顾及员工的工作情绪,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其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国企价值的最大化。
2.3.加强职工自身素质建设
在新员工正式上岗工作之前,要确保其具备过硬的知识与文化素养,企业领导层要确保新员工的思想政治培训工作落实到位,优化政工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体现出管理者的道德水平,增强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日后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帮助。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后,政工工作者要时刻注意观察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思想政治觉悟,不定期地对内部员工进行政治工作考核,让员工们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促进企业员工自觉提升自我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督促他们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并尝试新挑战,将思想道德建设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4.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民主监督
为了更好地落实政工管理工作,促进政工工作的发展,必须制定合理的奖惩政策,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相关联,通过考核来提升员工的竞争意识,提升员工学习的自觉性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在开展政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可以推行民主监督制度,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从侧面增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作为政工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时刻摆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得滥用职权,要认真遵守并执行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基层员工的监督,确保国企政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企业必须要将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对政治工作进行创新,将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起一支优秀的员工思想工作队伍,这样才能更大更快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为企业提供更强的竞争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郭曼.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J].办公室业务,2020,(01):21+23.
[2]赵永强.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J].门窗,2019,(1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