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下发,意味着我国教育由传统的“知识传递”向“知识建构”模式转变,标志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基石,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在我国教育各科目、各学段的教学中逐步实施。
一、体育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体育教师难以将核心素养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
作为一个复杂的理念,核心素养常常给体育教育者带来困惑,导致学校课堂教学落实层面显得困难重重,这是体育学科教师面临的“准备性”挑战。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学校体育提出了改革方向。作为学校体育改革的先驱,小学体育教师如果对新教育理念的理解不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教学行为。
(二)运动技能教学效能较低
小学体育课堂上经常出现运动技能教学效能较低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技术组合练习、技术与技术的组合练习方法与策略较少。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用各种不同的技术组合模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加快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
(三)体育品德教育路径匮乏
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品德教育路径仍较为单一。对于体育学科来说,除了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外,更要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尊重等品质,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方法与过程、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这将成为当前体育教学培育学生体育品德所需要关注的要点。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并将这种责任感融入到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中。教师仅依靠乐于教学和奉献精神去感染学生,尚无法深刻鲜明地体现体育学科所蕴含的品德内涵。尤其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体育品德的塑造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路径的合理性和时代适应性。
二、核心素养下促进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充实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的知识与技能
核心素养教育时代的来临,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与运动技能,选择好一项自己喜欢的又能学好的运动技能并把它学精,同时又能够掌握多项运动技能。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是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的要素,体育教师在学科的知识方面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为主,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理论知识难以与实践知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从而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体育的专业技能方面,刚参加入职的小学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相对较强,但对运动项目上的技能掌握几乎都是稍微的懂,并不是对运动技能学得精、吃得透。而小学体育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影响到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结构单一,也正是因为如此,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也相对变得狭隘,自我提升受到的各个方面的阻碍。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再像以往要求的单一,反而更加强调体育教师掌握的技能多样性以及专业性,并在此基础上要求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潮流,体育教师应做好心理准备并积极作为,充实核心素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2]。
(二)建立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专业成长和改进教学实务最有效的作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果只想着上好自己的科目,并不把自身的专业发展当作一回事的话,最终的结果将是跟不上当前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育发展,所以在核心素养下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进行教学,体育教师的发展途径有很多。
比如,参加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大赛、教学技能大赛、观摩其他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学习体育教学的新思想等;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基于教学实践的,时刻为自己注入“活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这是为了发现在体育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具体问题。当教师与其他体育教师的群体之间的交流以及学习受到了时间和空间很大的限制,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在一定的程度上的路径不够宽泛,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通过各种专业发展的途径提升自身。
(三)注重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信息的反馈与评价评价的最大功能在于反馈与激励,如果体育教师得不到外部的信息反馈与评价,在专业发展上可能就会止步不前,那样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得不到高层次的突破和提升。在教学中应提倡评价的多样性,教学的评价不局限于对体育运动技术的掌握上,还应该关注教师是否在教学中专业素养的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着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信息的反馈,及时的得到学习与提升,对专业发展信息的反馈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师更好的充实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信息的反馈与评价帮助体育教师了解体育核心素养,了解体育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进而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三、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下要求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主动学习,要在充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持续不断的追求自身体育专业发展,以深化体育教师专业修为,使自己更加贴切与符合现如今的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与时俱进,教师要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首先体育教师自身要具有核心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有效能感的体育教师,为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4.
[2]黄伟强.区域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设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18(11):42–44.
[3]黄河,程传银,赵富学.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挑战与应对[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0,36(01):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