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中学地理教育必然面临着新的考验。高中地理从主要考试科目变成了选择考试科目,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大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因此,传统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很难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适应,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高中地理课程被列为选考科目,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也从行政班变成了走班制,这就会导致班级管理的难度加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加强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的创新,以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一)课堂教学方式滞后
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不良现状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后,因此,大多数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课堂时,忽略了有效利用课堂活动,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替代这一环节。在地理课堂的构建过程中,采用传动模式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地理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解题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课堂活动构建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对高中生而言,学习兴趣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需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上,如果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教师的失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学生早就对各种理论性教学感到厌倦了,如果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环节不灵活,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抵触情绪,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严重障碍。从目前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高中地理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注重趣味性元素的导入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课堂教学效果差,影响高考发挥。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目标与理念创新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完善培养目标,并深入理解目标培养的基本方式,既要突出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也要挖掘地理教育的内涵。在新高考中,对学生提出了要具备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强化对他们的实践意识的渗透,并将其扩展到更多的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在生活中也可以解决问题。这也可以借鉴到 STEAM课程的有关理念,突破学科之间存在的限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展开整合,利用提问的形式,集中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的时候,可以对学科的多种知识点展开探究,从而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选择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们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如果学生们还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老师们还可以向学生们推荐,让他们去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他们就可以开拓出自己的思维,不但可以将地理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身上,还可以开辟出一种多学科融合的解题方法,这对学生们来说,可以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但与此同时,也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平综合能力,这是对教师的一项考验。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这节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特征,然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如“如何实现绿色碳循环”,这一过程中,既有地理学科的知识,也有化学、物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区域地理选择绿色碳中和的最优方法,也可以依据化学知识提出新的见解。
(二)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与学生心理素质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新高考模式下,对教师提出了要以时代发展为导向,以学生的个人需求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对教学进度进行安排,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所以,非常有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此外,作为一个高中地理老师,必须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高考改革的大势,并在其中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其次,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外,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地理教育更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更多的探索。最后,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教学创新意识,并针对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不相符的地方,对此部分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既能全面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又能对广大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帮助。
2.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新高考方式下,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对他们的学习和应试心理素质进行了更多的关注。有些考生在参加考试时,常常会出现大小错误,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不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做到“因事制宜”。首先,通过综合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他们在高考中遇到的一些研究性和实验性题目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引导;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每一道题所占的分值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老师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学生们在考试中产生不必要的丢分,并采取一种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回答一份高考地理试卷。另外,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并渗透相关的知识。
(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保持一种积极的求知欲非常重要。在实际操作中,高中地理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情景加深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探索新的知识。例如,在“热力环流”课上,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夏季人们在海滩上嬉戏的录像和照片,并以照片为依据,启发学生思考,为何他们会选择在大白天享受海风?教师在情景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老师也可以给同学们看孔明灯的录像,请同学们跟着录像一起看,看看孔明灯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的动力源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孔明灯的运行规律。教师可以利用情景,让学生将地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规律。
结语:总之,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不管是在新的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还是在平时的积累和学习中,我们都要重视“点滴”的积累。所以,身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并与高考的动态相结合,适时地对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进而探索出一种与当前高考的学习方式相符的新模式,指导学生迅速适应高考形式和侧重点的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高考。
参考文献:
[1] 张迪.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8):23-24
[2] 黄丽丽.“读思达”理念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1(24):126-127.
[3] 陈国恺.探讨概念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