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王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烁,. 论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保护,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079.
摘要:
在分析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的情况,有针对性来提出了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希望对今后全面提升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建设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污染治理治理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079
基金资助:

1 引言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为了保障大气环境质量的提升,这就应充分重视并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全方位重视环境监测工作水平的提升,积极发挥出信息技术优势来组建信息化监测网络,能深入开展环境数据的分析。同时,企业一定要结合实际来践行绿色节能环保理念,更好地主动维护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实现预期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

2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监测和评估大气污染状况,可以及时掌握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等信息,为制定有效的治理策略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可以帮助确定大气污染的具体来源和排放源。通过监测污染物的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可以分析和识别主要的污染源,如工业排放、交通排放、能源消耗等。这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减少污染源的排放。环境监测可以定量评估大气污染的程度和趋势。通过连续监测和采样分析,可以获取污染物浓度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了解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情况。这有助于评估污染的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高污染事件。环境监测可以监测和评估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通过对治理前后的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的比较,可以判断治理措施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及时调整和改进治理策略,提高治理效率。环境监测可以提供污染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响应。当监测数据显示污染物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或达到预警指标时,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紧急措施,如限制排放、暂停工业生产、调整交通流量等,以减轻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环境监测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样本,为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监测数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建立和污染物来源解析等研究,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

3.1发挥社会群体力量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不仅需要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参与,也需要社会群体的积极参与和力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监测活动,如建立社区环境监测站点、开展居民自愿参与的监测项目等。这可以增加监测数据的覆盖范围,提高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并促进公众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认知和参与度。建立开放的数据平台,将环境监测数据公开共享给社会群体。这样可以使公众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并监督治理行动的实施情况。同时,通过数据的透明性,社会群体可以更好地参与环境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设立举报和投诉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大气污染问题。社会群体可以通过举报污染源、违法排放行为等,帮助监测部门更快地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培训和教育课程,引导社会群体主动参与大气污染治理,从而形成广泛的环境保护合力。

3.2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是确保环境监测有效性和治理成效的关键。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包括建立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程序、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培训监测人员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审核。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合理布局监测站点。监测站点的选择应考虑到不同污染源的分布、人口密集区域和环境敏感区等因素,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建立开放的数据共享机制,使监测数据对公众、学术界和利益相关方可获取。同时,确保数据的透明性和准确性,公开发布监测结果和评估报告,接受社会监督。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部门,负责对环境监测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这包括定期的监督检查、数据核查和审核,以及对监测机构和人员的评估和认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监测的监督和评估工作。公众可以通过投诉、举报和参与监测活动,促使监督机构更加关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3.3 加强企业监管力度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是至关重要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这包括严格的排放标准、污染物监测要求和处罚机制等。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和执法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环保规定。要求企业建立和运行大气污染监测系统,并定期向监管机构报告监测数据。监管部门可以要求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对企业进行定期的环境检查和评估,检查其排放情况和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状况。监管部门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确保评估结果客观、独立,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存在的问题。要求企业公开排污信息、监测数据和环境治理措施,接受社会监督。监管部门可以建立在线平台,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企业的环境表现。同时,鼓励公众、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参与企业监管,发现问题并进行曝光。

3.4合理开发新能源技术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合理开发新能源技术是关键措施之一。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风力发电场、水电站等,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清洁燃料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如天然气、氢能源等。同时,鼓励电动车辆的普及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加强对能源利用效率的监测和评估,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通过改进建筑节能、工业生产过程优化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 结语

综上所述,发挥出环境监测的作用,能有效实现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社会服务,进而能保障有效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淑玲,曹静静.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策略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9):145-147.  

[2]郑国军.探析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技术及治理方案[J].当代化工研究,2022(9):69-71.  

[3]王春花,高申芳.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措施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3):194-194.  

[4]刘吉宁.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策略[J].河南科技,2020,0(7):157-1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