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对策研究
徐国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国光,.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对策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8036.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日常生活中,微信公众号的查阅占据了每个人绝大多数的休闲时间。图书馆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自身的阅读推广,从而进一步扩大传播的范围。本文首先简述了图书阅读的推广现状,其次分析了图书应用微信公众号传播的意义,最后针对其传播活动提出了相关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对策
DOI:10.12721/ccn.2021.158036
基金资助:

引言:图书馆是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其应用应受到大力的推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更愿意在智能设备上进行信息和资源的搜索。为迎合大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图书馆应加强自身推广,联合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力度促进和读者的互动,从而逐步提高图书馆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对策进行研究,具有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

信息及资源的查阅往往要通过图书馆,因图书馆存有较为全面的图书资源,能为读者提供相对丰富且高质的资源服务,在信息技术相对不发达的年代,图书馆的应用还是备受人们青睐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项信息技术的渗透,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逐渐增多,除了基础的图书外,还有电视、手机、电脑等多种载体,信息的呈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1]。其中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力度相对较强,部分图书馆已经着手与相关平台进行合作提高自身宣传度。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宣传方向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等。图书馆推广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当及时认清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让图书馆推广工作顺利展开,并进而高效地运行。

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的意义

第一,能开拓人们的思想。借助微信公众号,图书馆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所具备的图像、视频、文字等传播形式把不同种类的信息进行大范围的传送。将传统的纸面知识进行信息化编排和整合,通过线上方式与外界人员进行共享。通过网络的信息传递,能进一步开拓人们的思想。在微信公众号的评论机制也可协助图书馆管理人员及时接受不同知识发布的回馈,从而开拓自身的管理思想,这种高效的交互式方法对使用者和管理者来说都十分有益。

第二,可打破服务空间的局限。通过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图书馆可进行随时随地的各项宣传。通过平台推送向关注者展现图书馆的最新活动,和近期的图书扩充。阅读者也可通过公众号平台搜索自己想要搜寻的阅读内容,并对应文章中对图书的注释,到图书馆进行相关资料的借阅。这样不但节省了查阅时间,还能在短文中对图书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一举多得。

第三,可优化推选方式。微信公众平台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通过大数据推荐读者与自身兴趣相关的事物。图书馆可加以利用,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填充自身资料库的目录,并由微信平台系统对数目进行信息整合,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进行具体的推送[2]。为使读者领略纸质书籍的魅力,图书馆也可将图书的部分内容进行扫描转为电子版,并附上图书整体的摄影素材,这样的宣传方式能使人们沉下浮躁的心情,更多地对图书馆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

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号中传播的策略

激发阅读欲望

图书馆在信息推送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推送效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所以在安排推送内容时不应过于笼统,要从细枝末节入手,从每篇文章的肢体内容中对读者进行图书馆宣传的点滴渗透,从而在生活中逐渐意识到图书馆阅读的重要性。同时,图书馆应对公众号中的发布各种信息进行具体的分类,使读者接收到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文章推送。针对女性,可以多推送健身美体,陶冶情操书籍的相关文章;针对老人,可多推送养生修体;传统文化书籍的相关文章。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构成中也可以添加些许喜好读书的名人信息,讲述其生平和与读书的渊源,加强读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者添加一些实时相关的文章,并附上与之相关的图书,加深读者对事件的理解。这些操作都能使读者通过品评平台文章从而激发图书的阅读欲望,由此逐步实现图书馆进行平台宣传的目的。

调动读者参与

微信公众号拥有的评论机制具有极强的互动性,通过评论读者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对图书馆进行及时的反馈。图书馆不但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收集并采纳读者的意见,还可引发互动的连锁反应。举例来说,图书馆可在微信平台上实行“图书在生活,图书在我心”活动,将身边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一本图书进行拍摄,并对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投稿。平台可以设立最佳摄影奖,最佳品评奖和参与奖等奖项,对读者的参与表现认可。最终也可将收集的信息整合,将重复提到的书籍进行排行,并加以公布,从而向读者展示多数人心目当最有意义的书籍类别和具体名称。在活动中,不但提高了公众号的热度,也使读者参与到提高阅读意识的活动中来。这样不但能加强图书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力度,还能提升读者进行阅读的热情。

开发交流空间

除了享受阅读过程,在阅读后和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也是图书带给人的另一大乐趣。但在图书馆相对安静的氛围中,想进行即时的交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通过微信公众号就能很容易地将其实现。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定期接受来自读者的投稿,在进行审核过后可将相对优秀的稿件进行发布[3]。评论区也可供其他读者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文章和文内图书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但能加强读者之间的交流,还能实现同一作品在阅读后不同理解的相互碰撞,使人更加全面地领略到图书的魅力所在。

结论:总的来说,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对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开拓人们思想,打破空间局限,优化推选方式使人们意识到读书的好处,提高人们图书阅读的积极性。与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合作,是图书馆管理人员顺应时代发展的正确举措。在合作过程中应加强相关功能的合理应用,从而逐步提升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社会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馨,李晓彤.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公共图书馆微信服务——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微信公众号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0,39(06):56-60.

[2]赵乃瑄,刘佳静,金洁琴.我国图书馆微信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馆,2019(11):58-63.

[3]翟小静.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数字化阅读推广效果分析——以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价值工程,2019,38(28):245-246.

作者简介:徐国光,男 ,汉族 ,籍贯:浙江省萧山,生于:1969-06,职称:中级,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图书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