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基础设施,与民生发展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作用价值较为明显。根据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原则,实现现代化科学理念的合理融入,能够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效果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水平。
1.确保经济安全原则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能够从总体层面出发,做好顶层设计与统筹管理,确保各环节施工作业都能够得到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性,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这就需要将安全性要求融入到各环节的规划设计中,保障工程运行效果,提高整体的防洪抗旱功能,降低自然灾害问题的发生率。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环境条件好的特殊性,建筑结构容易受到水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提前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另外,在规划设计的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成本投入问题,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同时减少资金上的使用,通过对各方面要素的整合制定相对完善的成本控制策略,让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控制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2.保持空间异质原则
河流水利工程建设也应考虑河流中的生物群体,而保护生物群体也就在河流水利工程规划中形成空间异质原则。生物群体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河流范围内存在的各类生物,互相之间产生影响,并在与外在环境达成一定的默契时生活,最后形成的生物群体比较稳定。实际上河流作为外在环境也一定要融合内在的生物群体,并体现出系统性,只有将其维护好,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人类的一种主观性活动,其建设应达到有效性,将不能避免影响整个生态环境,使河流呈现非连续性,最后可能导致产生比较严重的破坏。所以,在设计规划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空间异质原则。虽然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不是集中在生态目标上,而主要用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也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进而保证建设的水利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方向相符。针对保护空间异质原则可体会出,应认真详实地调查河流地理面貌及特征状况,进而保证具体水利工程规划可达到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3.加强自我调节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期间也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许多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都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虽然当前的机械化水平比较高,施工速度比较快,但是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的功能作用,还需要充分结合自然力量,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尽可能的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对地理面貌的有效维护,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让生态系统在工程建设完后可以快速自我恢复。进行水利工程生态化设计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工程理念,注重设计创新,在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同时也要控制外来物种入侵。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比较强,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遵循自我调节原则,能够改善区域地理环境,充分利用大自然力量进行环境维护,必须要将工程建设特点与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相结合,让水利工程能够与大自然进行充分融合,改善当地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
4.维护建设地域景观原则
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建设区地域景观的维护,要能够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同时也要保证地域景观整体的美观性与实用性,尽可能的降低对周围景观造成的破坏,对于造成的影响在后期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恢复与维护,完善相关策略,让景观恢复工作得到充分落实,这是水利工程建设而后期需要重视的内容。工程建设期间对周围景观造成的破坏在所难免,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将生态景观保护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原有景观产生的影响,注重建设地的景观维护。此外,水利工程建设自身应具有一定的美观性,而这也能补充地域景观。总体上说,针对经管维护要尽量从一个较小的角度开始进行实施,这不仅能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具有的特征比较详尽,也将保证每项小工程可取得良好的完工。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景观维护与补充问题都应需要采取较为严格的评价方法,进而保证其提供的景观不会破坏原有地理及生态面貌,这种评估工作应该对整个水利工程范围进行有效涵盖,并采取有效措施扩展至外部,以保证对其实现比较完备的评价。
5.遵循反馈调整原则
生态系统的演变需要较长时间,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河流的恢复效果。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结合以往的工程建设经验,根据施工区域的环境条件情况建立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河流水利系统。在水利工程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自然演替就已经开始,但是生态系统具体的修复情况存在不可预见的特点,针对实施的一项生态修复工程,理想状态可能是采用目前科技水平监测的各变量数值可能取得最优值,这说明水利工程可获得比较理想应用与演进效果;其它不佳的情况可能是对各生态变量的监测值是人们能够接受并认可的最低值。
结语:水利事业在发展期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融入生态化理念,从长远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后续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这样才能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强化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促进水利工程进一步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卫红丽,张亚卫.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09):124-125.
[2]袁大鹏.谈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J].科学技术创新,2018,(15):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