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体对新闻伦理事件的影响研究——以“天津812爆炸事件“为例
翟哲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翟哲涵,. 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体对新闻伦理事件的影响研究——以“天津812爆炸事件“为例[J]. 中国新闻传播,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8041.
摘要: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类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在享受信息成果的同时也会面临传播风险与挑战。在突发危机事件爆发之后,新闻媒体应当社会事件的反思者,从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增强社会规范力度,避免同样的事情重蹈覆辙。在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与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从新闻职业道德角度来看,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过度的报道。
关键词: 危机传播;新闻伦;影响
DOI:10.12721/ccn.2021.158041
基金资助:

引言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突发事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使用获取信息、日常娱乐的媒介,大家越来越倾向于媒介融合。“重大突发事件是超越常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包括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有重大影响、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社会群体性事件、恐怖主义的破坏活动以及重大的涉华外交事件等。具有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1]本报告通过对“天津812爆炸事件”的分析,总结危机传播的发展进程以及新闻媒体对伦理事件的影响。

概念界定

(一)、危机传播

危机传播是公共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荷兰学者罗森塔尔在1989年《应对危机》中将其危机定义为“一个对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架构产生的重要威胁,并且在事件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

“危机传播”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信息运行系统,是危机发生前后及其发生过程之中,信息传播主体(政府、组织、媒介)与客体(利益相关者、公众)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行为。“普伦蒂斯和霍夫曼曾指出,将社交媒体战术应用于企业和政府的危机沟通优点之一在于,在最有可能、也是最需要的时候,它像民众提供了可信的权威信息,同样,它促使那些最关心危机的人们积极进行讨论与反馈。” [2]简言之,危机传播就是社会组织面对危机扭转公共形象、重建公共信任所进行的劝服活动。

(二)、新闻伦理

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新闻伦理是伴随新闻业诞生而衍生出的一个重要议题,现代化进程的到来也加速了新闻事业的成熟与壮大,其触角也已深入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 [3]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不不断加快,新闻媒体在处理新闻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该报道新闻的真实性,反思事件突发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给受众提供经验,避免此类事情重蹈覆辙。

危机传播新闻理论事件的发展原因及其影响

(一)“812天津爆炸事件”梳理

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位于天津市滨海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本次事故中爆炸总能量为450顿TNT当量。造成165人遇难(其中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现役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居民55人)、8人失踪(其中天津消防人员5人,周边企业员工、天津港消防人员家属3人),798人受伤(伤情重及较重的伤员58人、轻伤员740人),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

截止2015年12月10日,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等标准和规定统计,事故已核定的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经国务院调查组认定,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016年11月7日至9日,812天津市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所涉及27件刑事案件一审分别由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9家基层法院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并于9日对上述案件涉及的被告单位及24名直接责任人员和25名相关职务犯罪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宣判。宣判后,各案被告人均表示认罪、悔罪。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武岱等25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分别被以玩忽职守罪或滥用职权罪判处三年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中李志刚等8人同时犯受贿罪,予以数罪并罚。

(二)、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体对新闻伦理事件发生的原因

1、新闻媒体管理体制不严谨

在我国,新闻媒体就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的核心就在于真实、客观、准确、及时,作为新闻媒体更多的是对新闻事件的宣传作用,对于危机事件在危机传播中,有时新闻媒体会有新闻却不报,就使得公众丧失了新闻信息的传播发布以及舆论引导的主导权,受众就会因为新闻事件的传播不及时导致流言四起,不利于危机事件的有效解决。所以,新闻媒体应当主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挑战,获取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正确引导舆论。

2、新闻媒体本身存在因素

新闻媒体的思想道德状况对新闻事件的传播具有很大影响,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的传播媒介的层出不穷,就会要求新闻媒体的道德素质越来越高。在危机来临之时,要有准确的判断,都会在危机传播中把握合适的尺度。 

三、危机传播新闻媒体新闻伦理产生的影响

在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体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对于化解事件危机减少社会恐慌情绪,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因此真实性是新闻媒体的核心观点,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信任程度越好,任何化解危机的事件都会游刃而解;其次就是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危机传播中,公平公正是保证公众知情权的核心要求,要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报道新闻事实,否则就不利于化解危机。

参考文献

[1].黄瑚.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2] 刘杉杉.公共危机传播下社交媒体平台现状与未来路径[J].传媒论坛,2020,4(07):9-11.

[3] 王倩荣.新闻伦理的基本问题探讨[J].传媒论坛,2020,4(05):167-1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