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林区内,工作人员要想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质量,就必须掌握火灾产生的原因,并做好防护工作,减少火灾隐患,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为此,技术人员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方法,利用无人机等技术实现对林区的实时监控。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林区周围种植防火植物,削弱火灾的影响。并且,林业部门还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为保护林区、促进林业资源增长奠定基础。
1.青海林区中林业资源火灾产生的原因
1.1自然环境因素
由于青海地区的林区会受到青藏高原气候带的影响,呈现高原气候的特点,在每年的6月—10月会产生充沛的降水,使植被生长茂盛,导致可燃物增多,为林业资源火灾的产生提供途径。同时,在夏季可能会产生雷暴天气,若电火花接触到森林中的易燃物质,则较容易产生森林火灾。而在冬季,林区内气候干燥,降水少,松叶树等植被的可燃性较高,风力较大,使森林内部载体的热量存储量增多,提高火险系数,不利于开展防火工作,会增加防火的难度和风险。
1.2人为因素
由于在青海林区内,较多群众以畜牧业为生,生活水平低,居住区域与林区相互交错,联系较为密切,导致群众在进行生活取暖时,可能会埋下火灾隐患,是引发林业资源火灾的主要人为因素。同时,由于青海地区的生物资源丰富,在林区内会栖息着各种保护动物,例如,林麝、白唇鹿、棕熊、北山羊、马鹿、猕猴等,会有不法分子躲藏在森林中实施盗猎行为,不仅会影响动物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还会埋下安全隐患,情况严重时,会产生较大面积的森林火灾。
2.在青海林区内护林防火技术的实际应用
2.1认识到护林防火技术的重要性
为使护林防护技术展现应有的技术优势,能够在青海林区资源保护工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要求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护林防火技术的重要性。第一,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增长速度较快,使林业资源逐渐出现短缺现象。为此,不仅要扩大林区面积,还应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提高林业资源的储备量。第二,工作人员应明晰森林在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对林业资源的重视程度,合理运用护林防火技术保护林业资源。第三,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借助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增强护林防火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能够实现对林区的全方位监控,强化林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践行护林防火的基本要求,保障林业资源的安全。
2.2开展火灾预测工作
虽然森林火灾在发生时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部分情况下,会存在较难及时发现和控制的情况,但是自然因素形成火灾前,会有一定的预兆,例如,暴雨和雷电较大、山体侧塌等情况均会为林区火灾的产生埋下安全隐患。为此,工作人员要积极开展火灾预测工作,提升火灾防范工作效率。若工作人员想要降低火灾的发生的概率,就应借助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展火灾的监测和预测工作,要求林业部门建立健全林区火灾监控系统,利用卫星、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对林区实行全方位监控,同时,还应使用人工检测措施,例如,定期组织巡逻工作,或设置监控瞭望台对林区进行监控。同时,林业部门应在游客经常出入的地区安装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监控设备,进行高清监控,并结合机器视觉跟踪技术等,提高林区的监控管理质量,能够将人为因素所产生火灾的风险降至最低。并且,工作人员还可以使用卫星,并联合应用互联网通信系统,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进行信息数据的传播,能够第一时间通知管理部门和消防部门进行灭火工作,优化火灾防治流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3进行防火阻隔
工作人员要想提高防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做好防火阻隔工作。第一,在进行防火工作时,若火灾范围较小,则可以使用火烧法,通过对火灾区域范围可燃物含水量、风速等因素的测算,能够将火灾区域进行划分,起到控制火灾蔓延速度、降低火灾影响的作用。第二,工作人员可以在林区周围设置防火线和防火沟,虽然二者均能够实现有效的火灾防控效果,但是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消耗较大,有一定的限制性。第三,工作人员在林区周围通过种植防火能力较强的树木或阔叶植物,例如,火力楠、木荷等,能够利用这些植物较好的耐火性,构建防火带,具有较强的经济适用性,不仅可以有效阻挡火势蔓延,还能够降低防火工作的投资成本。
2.4使用防火通讯系统
青海地区的林业部门在进行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要想实现信息数据高效互通,就应搭建信息化通讯网络系统,并连接林区内的监控系统,不仅可以使林业部门及时获取林区的数据信息,还能够与其他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提升青海林区资源管理和保护效率,并且,林业部门应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先进技术,打造火灾信息通讯平台,加强与气象部门、政府部门和消防部门的联系,增强信息获取、传输工作的综合能力,提升防火通讯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2.5开展火灾扑灭工作
由于火灾扑灭工作是重要的护林防火技术应用环节,因此,要合理选择火灾扑灭方法,实现对火灾灾情的有效控制。目前,较为常见的火灾扑灭方法有,手持扑灭机灭火、化学灭火、爆破灭火和以水灭火四种方式。第一,在使用手持扑灭机灭火方法时,要求消防人员根据火灾现场情况,选择适合的扑灭机进行灭火,其中风力灭火机的应用范围较广,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直接将火灾扑灭,以起到快速清理现场的目的。第二,使用以水灭火方法时,消防人员可以借助装甲消防车、消防泵、和森林消防车等先进的灭火设备,加快灭火速度,其中,消防泵是必不可少的灭火设备。同时,人工降雨也是以水灭火方法的中体现,可以实现大面积的火灾控制,集扑救和预防火灾为一体,利用细水雾进行灭火,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火灾区域内的温度,起到保护消防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作用,还能够减少资源的消耗,为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使用化学灭火方式时,要求消防人员控制好化学灭火剂的用量,结合航空护林系统达到快速灭火效果。第四,爆破灭火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炸弹或灭火弹产生的巨大冲击波控制火势,实现灭火,能够形成防火隔离带,灭火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结语:在青海林区工作人员要想实现保护林业资源的目的,就必须认识到护林防火技术的重要作用,利用该技术的技术优势,做好火情预测、防治通讯与火灾扑灭工作,并在林业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强化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质量和效率,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做贡献。同时,应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林区资源的影响,降低非自然因素火灾发生的概率,能够起到保护林区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保林.青海玛可河林区林业资源保护中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J].城市情报,2020(9):231-232.
[2]周楚.护林防火技术在林业资源保护中的运用[J].城市情报,2023(5):0196-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