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我国少年儿童的近视率在不断地增高,并且趋向低龄化,高近视程度发展趋势变得更加的明显。教育工作者需要意识到“护眼,能避免近视的发生”已然成为学校的卫生保健当中维护着学生身体健康首要的任务,学校在近视预防推动上具备重要作用。分析学生近视原因,并且需要找出预防近视有效的方法,才能够降低小学生近视的患病率,让其能够拥有良好用眼的环境,还给其一双明亮双眼。
一、近视发生的机理
(一)视网膜成像原理
睫状肌调节能力与近视的发生关系较为密切。当看近物时,睫状肌反射性收缩,会将睫状体向前拉动,于是悬韧带放松。当看远物时,睫状肌反射性放松,睫状体后移,悬韧带被拉紧,减弱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从而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正是由于人体通过睫状肌收缩和放松的机理改变晶状体的凸度,才使得不同距离的物体都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二)近视形成原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过长时间用眼、看书距离太近、环境光线不足等会造成睫状肌长时间持续收缩,使得睫状肌过度紧张和疲劳,正常的放松和舒张能力下降,晶状体凸度增大而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看远物时物像不是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面,造成看远物时物像模糊不清,此时只有将物体移近,才能看清,从而形成近视。
二、体育教学活动预防小学生近视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校园团体操,预防近视
传统广播操具有许多弊端。然而校园团体操以徒手操和轻器械操为活动内容,以简练的配合技术、灵活的队形变化和优美的动作造型为活动形式,并且配以节奏欢快音乐来完成一种团队的体育表演,可以满足学生好奇心理以及比较高运动的强度。此外,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带领学生做好校园的团体操,以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学生们有了兴趣,提高了运动量和强度,自然会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放松眼睛,预防近视。
(二)通过动态视力的训练,预防近视
动态视力训练的方法需要分成日常生活当中不运用器具训练;应用简易器具训练;运用运动视觉训练仪器训练。教师研究通过视力的训练除了可以有效控制学生们近视度数之外,还可以适当提高学生们的视力。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双人乒乓球正手推挡”时,在乒乓球的球台中间、近端、反手位以及正手位各设置了6个点,并且需要教师做好记号,要求学生们往这些个点位上来推挡球;当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20米的足球射门”时,学生需要采取脚内侧踢弧线球动作的要领,教师需要要求学生们仔细地观察射门点位置,量好步数,在学生出球之后需要仔细地观察足球运行的轨迹;这些移动目标练习,能让学生的睫状肌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视觉功能。
再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30米折返跑看图标”时,教师为了提升小学生直线跑运动的能力,同时能够对附加视觉信号应用动态的视力能够达到“看清”要求。需要准备一些器材,譬如在体育场准备8只带有标志的桶,80张8 X 8厘米,并且不同图案防水的卡片,在卡片上main具有图标,如橘子、香蕉以及大象等,图标的大小大概为3 X 3厘米。准备完材料之后,教师需要把这8只带有标志的桶分别放在距离相等四组的终点及起点的位置,把全体同学随机分为四组,每一组辅助的队员需要2名,分别位于终点及起点并且需要手持着10张卡片,辅助的队员选用先把一张卡片放在胸口的前面,当体育教师发出口令之后,练习的学生就需要从起点跑向终点方向进行加速奔跑,学生们在跑的过程当中还需努力地看清楚卡片上面图案并且大声地报出来,跑到终点再折返跑向起点,同样还需要努力看清楚起点处的辅助队员手里图案并且大声报出来,每当一名练习的学生结束之后,两名辅助的队员需要交换手里面卡片,由下一名同学继续根据以上方式进行练习。这些移动的目标训练活动,会使得小学生睫状肌得到充足地锻炼,以此来提升学生们视觉的功能。
(三)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时间
小学体育课程是学生们学习运动技巧、参加户外活动最重要的途径。但是小学体育课程的课时开得不够才是体育长期面临的问题,占课以及停课的现象出现多次,尤其是临近期末以及毕业班时更加严重,大部分学生们除上厕所之外,其他时间根本不会离开椅子半步。长时间用眼及久坐,加之多媒体的光线对学生们眼睛刺激,严重影响他们的视力。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在考试之前,体育课程均会被其他科任教师“抢着上”,尤其是小升初的前期,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或者一遇到下雨雪天气,小学体育课程基本上会变成自习课程。这样就会大大地减少小学生参与户外锻炼时间,使得学生们疲劳双眼得不到缓解。因此学校应该遵守《新课标》所规定健康课程与体育周课的时数,不能够占用体育课程开展其他课程教学的活动。譬如遇到特殊天气或特殊情况需要暂停体育课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请示上级的部门。此外教师还需要利用好已有教学的场所,积极地开发以及创新雨天教学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下雨天还可以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结论:学生近视预防就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国家、学校以及教师共同进行努力,才可以构建出完整近视预防体系,以此来促进近视研究。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组织各种各样形式的体育活动,以此来吸引小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陶芳标,潘臣炜,伍晓艳,何鲜桂,郭欣,张欣.户外活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推荐[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05):641-643.
[2]李良,徐建方,路瑛丽,冯连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04):3-13.
[3]郑淞,王宗平.防控学生近视,学校体育何可为[J].中国学校体育,2018(11):12.
[4]陈日红,陈腊群,汤华.中小学生近视眼的预防[J].益阳师专学报,2002(06):119-120.
[5]唐锡麟.体力活动和视力负担对学生近视患病率的影响[J].中华卫生杂志,1964(0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