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社会下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文化建设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弘扬
黄艳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艳雁,. 信息技术社会下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文化建设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弘扬[J].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7058.
摘要: 信息技术社会下,当代青少年在偶像崇拜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对自身、社会、学校教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特别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多渠道展开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榜样文化精神构建提供智慧支持。因此,教师应当在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过程中注意引导,向青少年灌输与传播传统经典文化,结合榜样文化建设的特点,对其价值观进一步进行引导,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全方位成长,保障其思想、目标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信息时代;偶像崇拜;青少年;传统文化;榜样文化建设
DOI:10.12721/ccn.2021.157058
基金资助:

一、传统经典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当今社会的人们更加需要榜样与传统经典文化的力量来指引前进的方向,而青少年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更加应当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与建设。新时代榜样文化建设正在目前各大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展开,不管是在学校内部还是在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中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场新时代特别的榜样文化建设开展起来。榜样文化所展现的时代精神,深深地烙上了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榜样文化的建设从古至今都被重视,奴隶社会时期榜样文化慨念并没有清晰出现,但人们崇拜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把发明钻木取火的称为“遂人”;发明医药、制耒耜种五谷陶器,开辟集市称为“神龙氏”;发明房屋、衣裳、车船、阵法、音乐、器具、井田的称为“轩辕氏”。到了封建社会已经明确榜样人物的社会作用,进一步弘扬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民族英雄成为榜样文化的一部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发扬榜样文化精神,树立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现成了我辈学习的楷模;离我们较近的有“感动中国人物”成为一代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所以,纵观榜样文化建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是精华优秀的一部分。其体现的具体精神在融入时代精神中,更多的是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新时代榜样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榜样文化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在建设新时代榜样文化时更应注重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二、信息社会下,传统经典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幅度发展,当代青少年在偶像崇拜的方面受到了非常多元化的影响,着对于新时代榜样文化建设与传统经典文化的弘扬也会产生及其巨大的影响。伴随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在偶像崇拜方面就是一个相对较为核心的体现,这方面大众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改变。作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与原始动力,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社会潮流的发展,对未来社会带来较为重要的影响。以目前偶像崇拜的综合现象来看,对象开始走向了多样化,选择的过程中有着明确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而选择所关注的偶像。而目前偶像市场等方面的情况并不容乐观,缺乏理性的引导,对于受众群体缺乏正确的关注,这也就意味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市场以及崇拜对象会反过来影响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作用。如果偶像的影响缺乏正面性、客观性,部分青少年也会随之而来产生一定的不正确思维。因此,这就需要对其相关问题以及现象充分认识,再积极进行引导,将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进行正确使用,使之成为新时代榜样文化建设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力推手。

榜样文化是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将凡人善事、平民英雄等道德楷模所蕴含的品格、美德作为价值目标来追求、弘扬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样态 。新时代要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榜样文化作为新时代先进的文化力量,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三、信息社会下,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和传统经典文化的融合途径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信息技术社会下,媒体和偶像的塑造在新时代榜样文化建设与传统经典文化的弘扬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果学校教育方面不能积极跟进,了解青少年、尊重青少年,积极进行引导,那么偶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不断提升,故而需要通过适宜性的方式进行引导。

青少年有着较强的自主而且独立的意识,这也就意味着为了有效开展教育,还需要充分尊重青少年、了解青少年,平等互换想法,以通过这样的平等交流方式调动青少年主观能动性,取得青少年的认同,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引导教育效果。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一定程度上相对更为宽泛,内容更多,而且更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根据其个人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和观点的不同,充分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对于偶像崇拜的思想潮流,通过调查取得发言权,通过了解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方案,不能千篇一律采取一致的教导方式,过度指导和干预学生,容易产生一定反作用,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每个时代都需要特定精神引领,时代发展的方向所需要的楷模,呈现出的榜样人物各有不同,价值引导也不一样。面对百舸争流的时代潮流,榜样文化要能为社会提供旷日持久的精神动力,同时必须具有民族特色,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展现在各个方面,为当今中国的发展提供智慧来源,应充分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榜样文化建设积极作用。

挖掘和培育榜样文化。美好的的人与事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酒香也怕巷子深,身边的的好人好事,影响的不局限于周边人,更应传播到整个社会层面,扩大价值面。榜样人物及榜样文化也不是一蹴而就,把有好思想、好品质的人加大培育与鼓励,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形成尊重榜样,崇拜楷模氛围。时代需要榜样,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弘扬,党员要践行一生服务于人民,肩负党的责任。把信念、奉献、坚守、作为,担当、创新、责任付诸行动,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不断创造为人民服务的记录。

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对受众的教育及传播。当代青年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浅薄,对传统美德嗤之以鼻,更多的注重自己直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国民气质、内涵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实践中让优秀传统文化以大家喜闻乐见、多渠道的方式传播,转变传统受教模式,使传授者与接受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育最为核心的一部分还包括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给学生与现在思维不尽相同的思路,从而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自我提高。教师要抱有一定的欣赏角度去看待学生所喜爱的事物和崇拜的偶像,不能先用批判性的角度去看待,打消学生对于其他观点看法的积极性。引导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其实际性,利用思政理论去解释偶像崇拜,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建议,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效果,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新时代榜样文化建设与传统经典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1]朱瑾,朱成功.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偶像崇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9(3):63-62.

[2]张耀灿.榜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构建.理论前沿.2014,484(7).

[3]李荣祥,焦其婕.粉丝文化视域下偶像养成类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引导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0):103-104.

[4]黄雪梅,赵雷.改革开放40年青年偶像崇拜的演变与启示[J].青少年学刊,2019(4):8-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