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其实会有两方在听,一方是和说话人交流的对象,另外一方就是本人。后者既是说者,也是听者,其即可以监听自己所说的话,并在监听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话语、情感等进行调整和改变。对于普通人而言,有声语言的反馈调控力比较差,但是作为新闻主播,必须要有一定的有声语言的功底,要能够在播音的过程中,表达出稿件的真实内容和情感。
一、新闻播音主持有声语言存在的不规范性探究
在我国,普通话属于一种通用型语言,在宪法中也明确了要加强推广普通话,使所有的大众媒体都能够在工作、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地使用普通话,来帮助社会大众认知、接受使用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中的一种真正的交流的标准用语。但是,从目前我国新闻播音主持中普通话的使用状况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一些从事媒体播音工作者的播音水平并不高,在播音时无法规范化的使用普通话,并对普通话的内容进行传递。常见的就是在地方电视台、广播台中,一些播音主持人甚至采用地方方言对相关的稿件内容进行播报。还有一些新闻播音主持人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无法较好的利用有声语言的反馈调控力,导致在播稿的时候出现一些语言上以及情感上的问题。究其原因,和以下几点密不可分。第一,播音主持人员的素质不高,在进行播音时无法达到所要求的播报水平。第二,并没有积极的落实语言技巧的培训工作,使得播音主持人在播音时,缺乏规范性。第三,新闻播音主持工作者在进行有声语言时,缺乏一定的反馈调控能力。就普通人的说话而言,语言的内容和思想基本是一致的。但是,新闻播音主持在对稿件的内容进行播出时,播出的思想和所说的内容很可能会是脱节。而一些播音主持人无法在播音的过程中对稿件的内容,及时的进行了解,合理的进行反馈调控,这就会影响新闻播音主持的质量。
二、提升新闻播音主持有声语言反馈调控力的策略
(一)提升选拔的门槛,强化播音主持的素养
想要提升新闻播音主持有声语言反馈调控力,就需要在人员招聘方面较好地进行限制,提升选拔的门槛。各级电视台都要挑选和业务诉求相关的人才,着重考查有声语言的能力、语言的等级证书等。当然还需要现场对主持人的播音反应进行检测,将播音主持的反应能力、应对水平等纳入到选拔的考核项目中,以保证所招聘的人才符合相应的标准。
(二)加强对语言成品进行审核,提升播报内容规范性
新闻播音主持并不是对稿件播出即可,其必须要根据稿件的内容,合理地融入相应的情感,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且生动的语言。而在此过程中,既需要播音工作者的付出,更需要电视台加强对语音产品的审核,做好自我纠正,才能够不断地对播音主持者的语言反馈调控进行纠正。因此,在开展播音工作时,相关的领导者必须要重视每一个语言成品的细节,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以及工作的机制,使得整个播音环节能够更加的规范。通常在审核语音成品时,要通过这四个方面去优化。第一,查看在语音成品中是否存在念错字的情况。通常念错字的原因就是播音者的知识储备量不够。在播音的过程中遇到了生词、瞎猜,或者是地方语言的影响,造成了在播音时的语音不规范。第二,查看是否存在语音情感和稿件内容不符合的情况。通过审核语言成品,了解每一个新闻播音主持在播报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后期的培训,提升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反馈调控力以及播报内容的规范性。
(三)把握住播音主持环节的情感,合理调整
播音主持工作的实践性较强,其对于主持人、播音员等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反馈调控率就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其能够准确无误、高效率完成自己工作的一个保障。其实,有声语言反馈调控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求播音主持者能够较好地把握住稿件的情感,抓住有声载体和稿件的内容,紧贴不跑偏。第二个部分就是要能够合理地纠正补充,如果发现在播报有声语言时出现了和情感脱节的情况,播报者就要利用自己的情感感知系统积极进行调动,通过情感的体悟、准确的把握,发挥出监听和感受的作用,对存在的细微的语言问题,及时的进行调整。具体在实践的过程中,如果新闻播音主持人在播音的过程中,发现某一句话缺乏分寸,就要及时的停机重来,直到播音准确为止。然而,这种播音缺乏分寸,可能是在开头,也可能是在已经播到一半的时候。在开头时,如果觉得分寸不对,最好是直接的停机重来,避免在播到一半之后觉得不满意,再重新播报,那就是浪费时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播音主持人在播报的过程中发现了自身在播报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是可以通过自我的调控、因势利导准确的处理。其实像这种情况就不需要停机,比如直接将刚刚那句话进行情感的延伸,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也需要播音员具备较大的敏锐力、艺术感受力、反馈调控力等。
(四)设置定期考评方案,提升播音主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有很多的播音主持人在工作之前就经受过专业的播音培训,其业务水平和行业规定也是相一致的。但是由于工作时间太长,又缺乏规范性的练习以及学习的意志力,就导致了其播音水平的逐步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在电视台内部就应该制定考评方案。对播音主持人的播音工作定期进行考核,了解每一个播音主持存在的问题。针对一些在考评过程中并未达到合格线的人员,要进行惩戒,要求其参与到培训中,对于严重不达标的播音主持要勒令其辞退。总之,要将考评的结果和员工的升迁、工资等挂钩,提升播音主持人的危机意识以及积极的进取心。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播音主持而言,有声语言的反馈调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是帮助新闻播音主持人了解自身在播音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种能力,也是提升播音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具体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的培训以及提升新闻播音主持的责任心、自学意识等科学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 白靖平.新闻播音主持专业对反馈调控力的要求[J].赤子(上中旬),2017(02):78.
[2] 杜青林.广播播音主持艺术性语言的探讨[J].采写编,2021(01):104-105.
[3] 石新玲.谈新闻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反馈调控力[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5):268.
[4] 安祉晔.关于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规范问题的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7(02):108.
[5] 熊一鹤.论电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规范问题[J].西部广播电视,2015(17):154.
作者简介:
李明艳(2001.08-),女,汉,四川巴中人,在读学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省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