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由于政治、竞争、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领域,还没有一个广泛的、基础良好的、独特的和适用的系统,IT软件项目必然会遇到多种不确定性或危险。在面对风险时,必须准备好各方面的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和风险消除工具等。
1. 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1.1 IT软件项目风险的维度
IT软件项目风险由相互关联的维度组成,对IT软件项目风险的评估不应该使用一维尺度,相反,每个维度应该分别定义,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经验上。多维风险评估可为研究和实际目的提供明确的规范。IT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分为三个主要维度:项目规模、技术经验和项目结构,IT软件项目管理员应为每个软件项目开发一个完整的、聚合的软件风险概要文件,提高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1.2 剩余性能风险
IT软件项目的主要性能影响机制是性能风险,在IT软件项目最终开发阶段检测到的性能风险称为剩余性能风险,此定义用于将其与在IT软件项目开发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中发现的风险清楚地区分开来。因此,这个风险指的是在项目开发的最后阶段,评估执行项目的结果的难度。除了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可控制的可预测的不确定性之外,在许多创新项目中还会出现的不确定性。基于这种IT软件项目风险剖面的概念,剩余性能风险可以分解为两部分,即剩余性能风险=剩余可控风险+不可预见风险,剩余可控风险是指在IT软件项目的最后阶段仍然存在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控制,甚至是有限的。不可预见的风险是在计划IT软件项目时无法识别或控制的不确定性。
1.3 IT软件项目性能
IT软件项目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主观性能和客观性能。这两种用于衡量性能的分类对于IT软件项目开发人员和用户都非常重要,因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IT软件项目的执行和实现。主观项目绩效因素是指IT软件项目完成的效率和效能,并包括两个基本维度:过程绩效和产品绩效。过程性能是IT软件项目的效率度量。产品性能是登记和说明最终产品性能的一种度量,由以下三个维度描述:软件的技术性能、软件用户的需求、软件的能力。由于IT软件项目的特殊性,建议同时度量主观和客观的项目绩效。
1.4 IT软件项目质量
项目的总质量将通过测量两个主要因素来定义,这两个基本因素是:过程质量和人员质量。首先,人的素质分为两个主要的子因素,管理素质和员工素质是构成管理素质的两个子因素,管理质量包括沟通管理是否充足、分包管理是否充足、互动管理是否充足和内部管理质量等变量。另一方面,人员素质是指项目中所占用的非行政人员的素质,有效的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需要IT软件项目开发团队成员具有必要的动机、能力和经验,以及对过程和结果的责任的深刻理解。过程质量是定义项目质量的一个复杂因素;它将项目规格说明的清晰度与开发和测试过程质量联系起来。规范清晰度是由规范、过程质量和要求难度等变量定义的。开发和测试过程质量包括测量评审规则、文档质量和独立测试水平的变量。
1.5 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缺陷
现有的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几乎都是事后控制,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定期的评估、风险管理意识从而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丧失了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总而言之,由于缺乏识别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管理层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重大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从而出现亏损。而且IT软件项目的高层管理者由于缺乏风险导向意识,对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知识掌握不足,导致遭受重大损失。目前,由于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基础知识,不能识别风险的信号,很多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就此显现出来。另外,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防范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大多数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评估方法倾向于寻求公共数据,导致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此外,很难找到一种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评估IT软件项目的所有风险,目前的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不能满足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需求,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不能得到有效防范。
2. IT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2.1 精准识别风险类型
鉴于国际风险的变化和复杂性,IT软件项目有必要制定一套全面的风险规避体系,提前识别可能对IT软件项目经营造成的危险,进而更好地进行管理。风险识别是指预测可能的危险的操作业务,导致IT软件项目生产和经营的失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因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使得实际收益偏离了预期的的IT软件项目。一般来说,风险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特设方法,它在项目出现初始症状时提供风险评估,以及使用非正式方法减轻风险。第二种方法称为非正式方法,它包括与直接或间接参与项目的人员进行讨论,涉及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几个风险问题,并记录和记录未来使用的风险。第三种方法被称为周期性方法,它涉及到使用重复的程序来识别和规范(定量和定性的)风险。最后,第四种方法是识别各种风险的形式化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由独立的个体对每个风险进行彻底和深入的评估。
2.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IT软件项目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首先,要完善预警机制,因此管理者需要随时掌握IT软件项目的变化,并制定风险预警计划。IT软件项目的发展也有一定社会责任,所以国家也会加强对IT软件项目各方面的监管,保证IT软件项目在经营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IT软件项目相关部门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管理,通过对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控制和防范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管理者应了解IT软件项目目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构建风险控制和防范框架,对重要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制定合理计划,IT软件项目管理者应积极构建现代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管理的优化和合理配置,最终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加强联系,实现统一协调发展,此外,管理人员应使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人员在风险管理意识下更好地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避免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出现的的可能性。IT软件项目风险的爆发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在风险的形成和爆发过程中,总是有可把握的挑战,并转化为机遇。
2.3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要完善IT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将风险机制融入内部风险管理,明确所有成员的监管责任。风险管理需实行分级负责制度,理顺内部关系,完成岗位责任风险管理的实施。建立风险决策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是以完善激励制度为前提,这对提高IT软件项目风险的防范是非常有用的。
3. 结语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IT软件项目随时都可能出现大量意想不到的风险和危险。IT软件项目必须在各个方面为应对潜在风险做好充分准备。只有全面的风险预警和全面的风险应对方案,IT软件项目才能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 褚洪江.IT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19)
[2] 孟凡桐.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