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歌舞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探析
常砚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常砚溪,. 云南歌舞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探析[J]. 中国新闻传播,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8056.
摘要: 本文以云南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化传播的方式效能以及一系列问题分析,深度研究探讨跨文化传播种种意义同时云南歌舞文化发展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 云南歌舞文化;跨文化传播;文化发展
DOI:10.12721/ccn.2021.158056
基金资助:

跨文化传播是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化的持久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笔者认为云南歌舞文化作为云南特色文化符号需要突破传统方法找寻文化传播新途径。
 一、云南歌舞文化分析
(一)个性化、特色化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省份独特的民族构成和多个国家交接的地理位置使得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交融性。云南的民族文化因此也是广泛而多元的。除此之外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众多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自然风光。这对当地人开放的性格以及歌舞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独特的物种促成了云南歌舞的特殊性。而云南的文化特性构成了它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其中,云南人民能歌善舞,歌舞文化成为云南一个使云南有着独特的文化构成。重要特征。其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也是云南一大特色之一,在云南大大小小的每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最突出的舞蹈和活动。其中最为出彩的是杨丽萍老师的《云南映象》它作为云南歌舞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它突破了自然环境对歌舞作品的种种限制,它将云南原生歌舞文化在舞台上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这让浓郁的民族风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云南映象》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支持它的成功也证明了云南歌舞文化独有的魅力。由此可以看出,云南歌舞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和新颖性有着强烈的地方风味独具特色。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文化宣传发展来说,云南歌舞文化局限于本土发扬远远不够,为使文化长远发展,云南歌舞文化如何打破瓶颈,走向更远的舞台宣传平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多样化、多重性
云南由于多种民族的融合,因此云南歌舞具有白族、傣族、彝族、藏族歌舞的特色。欣赏云南歌舞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云南特色歌舞多半都来自于各个民族的交流。如:黎族的竹竿舞、壮族毛南族等的师公舞、苗族水族等民族的芦笙舞。少数民族分布于云南,多个民族的交汇让云南歌舞走向多元化。除此之外,云南有独特的文化载体,如:山歌、情歌、祭祀舞蹈、以动物为原型的舞蹈。舞蹈种类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吸引眼球。
(三)历史悠久
铜鼓舞是云南悠久歌舞历史不得不提的一个舞蹈种类。铜鼓舞极具代表性这是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尤其是云南楚雄挖掘出距今2600多年的铜鼓。而在云南相关地区的文物勘探中,可以发现云南是较早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铜鼓的使用也证实了云南歌舞悠久的历史。
二、跨文化传播意义
现如今的中国处于转型发展期,蕴含着极大的机遇,各项事业可以借此发展。在中国阶段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向外扩展换句话说就是中国面临更大的国际挑战,与之前相比,外部的挑战更加明显,压力更大。因此,在云南歌舞文化寻求发展、突破时更应该面向外界面向世界逐渐国家化。但在西方文化入侵倡导西方理念的同时,云南文化也应保持独特性、民族性避免被西化。发挥抵御外国文化糟粕的作用。笔者认为,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云南歌舞文化在省内的宣传度,跨文化传播促使云南在本省的文化影响度提高,宣传力度的加大促使云南歌舞文化在云南省内可以被更多的人看见,得到更多的认可度和宣传度。这表明云南歌舞文化不仅仅在云南本省歌舞文化的影响力得到扩大,它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云南特色的民族文化起初是以云南省独有的民族风貌作为载体,文化得到不断的扩大和宣传,那么原有的文化载体也会不断地扩大,这样对云南特色文化来说是一个新的创新和发展,云南文化走出国门,打开更大的市场有着积极影响。其次,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在于,可以得到更多相关文化公司的关注和发展,在文化公司方面得到帮助,从而保障云南特色文化宣传和发展的经济效益,带动云南本省当地的发展从而达到以经济辅助文化的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就持久有力的保障。
三、跨文化传播的措施
(一)扩大文化传播途径,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从云南文化传播途径来看,主要分为文字影像和现场几个注意方法。由于大型歌舞需要现场道具的烘托和当地特色环境氛围,因此云南特色民族文化表演形式主要是通过现场和影像两种方式,但是在现代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尤其是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展示提供了新的载体。除此之外,还有直播技术等不断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好的解决办法。笔者认为,云南特色歌舞文化可以不单单局限于现场观摩等传播方式,可以采用新型传媒技术利用高科技手段,全方位、真实性的还原现场,为无法现场观看的群众,提供观看渠道,加大文化传播覆盖面。网络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新媒体,它具有传播性广泛、还原度高等特点,采用网络作为文化的延伸,可以加大观众对文化的认可度、促进文化传播广泛性、提高观众对云南民族文化认可度和欣赏度、强化认同感自信心。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对国内文化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国门也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帮助,云南省歌舞剧院曾经在国外展开了一系列云南特色表演,网络发展为云南表演在国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帮助,它宣传了云南以当地为特色的歌舞表演和歌舞形式,增强了云南特色歌舞的影响度,在国外树立了云南省特色文化的良好形象。在国外演出的成功为云南特色歌舞文化持久发展做出了铺垫。
(二)强化文化认同感
云南歌舞文化作为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它展现的特点主要是与当地特色环境相关,以当地特色风味为基础,展开一系列格独特的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云南歌舞文化的认同度。在观看过程中,观众受到不了解云南文化以及对当地特色人情缺少理解等种种原因,难以深入理解云南歌舞文化含义,体会歌舞文化所包含的人文风情呐。这在某种层面上来说也限制了云南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我们即将面临文化传播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本国,更多的是寻求突破创新,面向世界。云南歌舞文化,需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加强与观众的沟通交流,将观众带入云南特色环境和氛围中,提高观众的认可度和理解度。尤其面临走出国门与世界沟通。
(三)加强经济发展,用经济带动文化发展
从云南歌舞传播形式来看,它具有旅游参观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含义。 通过影像文字等一系列手段,达到文化与效益兼顾的效果。这种模式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促进了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当前世界逐渐走向开放的大背景下,是符合发展要求的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促进云南特色文化跨文化传播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包装宣传,在以云南自身文化特点发展的基础上,经过系统整合,采用多媒体手段传播。这带动云南相关经济发展,如旅游业。凭借云南写自身的特性,在文化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扩大其发展面。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经济支持,有利于文化不断更好更快发展。
综上所述,云南歌舞文化具有独特性、广泛性,在文化竞争中具备一定的实力。但是在创新性,兼容性方面稍有欠缺。而跨文化传播方式的出现,为云南特色歌舞文化持久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云南歌舞文化采用跨文化传播方式,可以带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云南歌舞文化发展以及云南省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好处。参考文献:
【1】王桢. 文化输出与交流:云南歌舞何时真正走出去[A]. .学科建设与文化创意[C].:云南艺术学院,2015:6.
【2】严兵,陈成.必要的重返:彼得斯与跨文化传播的新视界[J].浙江社会科学,2021(03):146-151+161.
【3】徐樱.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科学文化传播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