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微电影是一种宣传正能量的短片,具有资源量小,方便传播的特点,该类微电影的广泛传播,利于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方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信息技术传播方式的多元背景下,可以采用传播的方法有多种,而只有保障传播效率,才利于发挥公益微电影的最大化价值。为此,本文针对多元传播背景下公益微电影传播效果展开研究,以期为有关单位提供参考。
1、公益微电影的概述
公益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其在叙事与传播策略上都有不同于传统影视的独到之处。同时,其公益的目标指向决定了公益微电影必然根植于社会环境又对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与社会结构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这也决定了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分析传统影视文本的方法,而必须将传播学结合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进行考察。
“媒介即讯息”,曾经,麦克卢汉的这句奇诡之论犹如划过夜幕的流星,引.发了学界的轩然大波。这道传播学的“斯芬克斯之谜”向人们阐释了真正在影响人类行为、支配历史进程、制约社会变迁的并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实际讯息,而就是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媒介本体。随着人类文明历史巨轮的滚滚向前,报刊、广播、电视,这些曾经恩泽天下的“主宰者”们,如今都已经渐渐退下“王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具有无限包容能力的新兴媒介一一新媒体。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下一骑绝尘,其以汹涌之势解构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模式,将网络化的逻辑逐步延伸至人们的文化生产与社会行动中,从而重新建构起一个新的社会形态。
2、多元化媒体技术的概述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影视技术的普及为公益微电影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过去,电影创作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需要专业的影视公司、部门组织精英团队来拍摄制作。然而,近年来,数码相机、家用DV特别是智能手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数码产品将从前繁杂高端的影视制作技术从精英阶层的掌控中解放出来,大大刺激了普通民众拍摄电影、自我表达的欲望,成为微电影发展壮大最为直接的驱动力。而在微电影的诸多类型中,公益微电影是一种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影像,其传播者大多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组织及在校大学生。摆脱了传统影视制作所需承担的巨额经费以及冗长繁琐的审查流程,在微电影时代,他们只需拿起一台智能手机,下载一个剪辑软件,就能拍摄生产一部公益微电影,并迅速上传至网络与社会大众分享自己的公益心得。
3、公益微电影的传播发展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事业越发被人们关注,人们不仅十分喜爱一些电影作品,也热衷于讨论电影中的内容。时间辗转,公益为电影应运而生。与常规电影不同,公益电影虽然也是讲述一个故事,但重要的不是故事,而是讲述故事的寓意,引领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3.1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公益微电影是一种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引领精神文明进步的宣传性影片,因此,作为政府相关单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给予有效的扶持方式。而基于时代的发展情况来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不同地域间的文化性差异逐渐“消除”,这为公益微电影的广泛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新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在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进行公益微电影的积极宣传对树立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则应发挥主导作用,引领正确的社会风气。例如,面对享乐主义的侵袭,公益微电影中,应积极将“中国传统艺术形态价值观念确定”,提高人们的道德思想觉悟,树立人们崇高的道德感。
3.2企业应积极展开相关配合工作
社会的进步与企业存在直接的联系,企业除了获得经济利益外,还应在社会文化传播中担负起责任。具体而言,在公益影视的传播过程中,应结合公益微电影的情况,广泛推广于民众。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的传播越来越便捷,在网络上进行公益微电影的传播,对势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产生积极作用。为此,也要企业积极参与到有关公益微电影的传播中。公益微电影的生产创作过程中,微电影文本往往与某项特定的公益活动相呼应,在传播公益理念的同时也为公益活动进行宣传推广。如公益微电影《世界的另一边》运用分屏技术,将城市儿童与山村儿童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同时也号召观众参与“明阳春天使行动”,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改善生活。除了专业的公益性组织,商业公司的投资是这类公益微电影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市场化的时代中,任何文化产品的兴起都离不开商业的支持,公益微电影同样需要经济的扶持。
3.3“微”平台的传播模式
大众媒介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但我们对媒介资源的分配率却并非按照统计学意义.上的人口分布划分,对传统媒介来说,权力的行使往往掌握在上层社会手中。很显然,网络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认为,互联网“摆出了这样一副姿态:它要把过去一切的媒介‘解放’出来,当作自己的手段来使用,要把一切变成自己的内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融会贯通,并由此形成一种泛层级、非线性、去中心化的泛传播模式。公益微电的泛传播特点首先体现在泛层级的传播方式上。互联网的“优点之一,便是没有正式的过滤器或者传感器来限制可利用的信息类型”,在此传播语境下,“把关人”的作用不再明显,一台电脑就能接收无限信息,也能将任何人“妆演”成意见领袖。基于此平台的传播过程中,每个人都能越过权力的压制上升为公益微电影的传播主体,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传播中心,只要你对公益有兴趣、有体会、有创意,就可以上传自己拍摄制作的作品,传播公益思想。从而真正体现出公益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目标指向。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传播背景下,对公益微电影进行传播具有很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传播成本低、传播范围广而且效果显著。在进行公益微电影的传播时可以将其电影中的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将新媒体时代下发展特点进行充分地利用,整合资源,在多个渠道、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系统以及思想文化作用下实现对公益微电影的更好传播,在微电影的作用下人们将会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理想、道路和理论,从而将公益微电影宣传正能量的目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