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做好土地管理与规划
董宜媛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董宜媛,. 探讨如何做好土地管理与规划[J]. 水土保持与应用,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14.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开发不断加快,需要不断满足进城人口的居住问题。我国单位人口的土地使用面积较少,是我国基本国情。对此,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是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关键。文章将从一直以来影响人们生活的土地管理与规划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为城市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耕地保护;土地管理;规划指标;法律制度
DOI:10.12721/ccn.2023.157114
基金资助:

引言:土地管理与规划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矛盾。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土地管理与规划设计需要优化改进。国家与政府积极开发土地资源,使其功能充分发挥,因地制宜实现经济建设。将多方面因素考虑进去,对耕地实行保护,为生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1 土地管理与规划的现状

1.1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在土地开发管理的类型设计上存在不足,缺少与当地环境的结合。例如,在某地区进行工业建筑开发建设上,周围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工业生产效率下降。另外,部分被占用的耕地,烂尾的楼盘,对耕地资源持续占用,影响农业生产。

1.2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土地管理与规划的法律不健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利。建筑施工中因经济与其它因素的问题,导致施工不彻底,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土地管理时,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土地的编制期限问题逐渐对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

1.3耕地保护手段有待丰富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并且存在撂荒与抛荒事件的发生,对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根据调查发现,该地区出现抛荒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种植效益明显下降,农民入不敷出,最终导致抛荒。这对当地的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造成困难,抛荒的耕地时间越长,修复成本越高,对土地管理工作的影响越大。

1.4土地规划指标有待落实

部分地区的土地规划指标设计不完善,且存在较多不科学的地方。土地规划指标的设计原则是符合当地的土地管理规律,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但当前制定的土地规划指标适用性较差,且对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没有起到良性引导的作用,与当地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不符,对当地的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开展不利。

2 土地管理与规划的优化措施分析

2.1科学开发土地资源

根据当前国家形式,建设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体系,对土地的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有着积极作用。例如,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到国土资源普查中,建设土地资源的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在平台中对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首先,在开发土地资源时,使用动态管理系统对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合理性进行调查研究。将其制作成合理的开发方案,按照流程进行合理的审批。技术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升高,将卫星遥感技术与GPS定位系统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对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建立相关的技术模型。根据模型的分析,对土地资源开发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准确分析。其次,对土地资源开发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测试,这是审核把控的第二关。在技术人员与专家的分析下,对未来该地建设情况进行分析,避免出现影响后续土地规划现象的发生。经过研究调查,为土地开发方案进行科学设计,使其更加合理。最后,加快土地资源开发体系的完构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不断增强,为我国国土资源规划提供环境基础[1]

2.2健全土地管理法规

土地编制期限问题是影响土地管理与开发的重要因素,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对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开展极为不利。对此,在相关工作开战前,对法律法规内容的完整进行调查,为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对法律法规内容进行调整,根据当前城市建设的现状与规划,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土地管理人按照政府部门要求落实土地管理法规,对编制期限问题进行确定。对开发的土地与规划编制进行研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使得土地管理更加规范。政府相关部门在解决问题中不断优化健全土地管理法规,对不适用的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提交申请,并审批,使土地管理与规划编制更加协调。土地管理与规划相应法规调节需要走正当的法律程序,对提交的方案进行审批,将人文,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等因素考虑进去,对土地管理工作开展进行优化。在新调整的法规中,将规划期限的土地进行分类,以此作为健全土地管理法规的理论基础。

2.3保护并修复耕地

耕地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基础作用。针对当前耕地资源使用现状,有关部门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监管,修复工作。例如,在某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与经济水平的影响,经常出现耕种土地被抛荒撂荒的现象。长时间的抛荒,会使耕地资源的修复成本增加,对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对此,当地土地管理与规划相关部门针对抛荒耕地采取相应举措。首先,落实耕地资源保护的工作标准,将耕地资源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基础。对抛荒耕地现场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其抛荒的原因[2]。调查显示是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种植效益不佳导致抛荒。政府进行投资建设,恢复当地自然环境,对抛荒耕地及周边环境进行修复,恢复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加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将周边地区的风沙固定,提高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选派专家到现场进行土壤改良工作,由于该地区抛荒时间较长,土壤盐碱性较大,需要专业地开展修复改良工作。在专家技术团队长期的工作努力下,耕地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对其建设完善环境监控系统,为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撑,使耕地资源持续利用。

2.4完善土地规划指标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完善土地规划的指标建设,为土地管理与规划提供参考标准。例如,在某地区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国家要求在政府协助下将当地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为其划定相应的指标。该地区政府规划中,将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进行持续推进,为相应的指标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在指标规划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一,环境因素,土地管理与规划不能违背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环境部门的要求下,将相应的环境指标完善到土地资源规划中,以便日后城市规划建设持续发展[3]。第二,城市发展战略因素。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促进下,对城市土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设计,为城市土地管理提供方向。土地规划需要与当地城市的生产力与基本特征相符合,在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当地的土地规划指标。对不满足指标要求的管理与规划给予一定的处罚。第三,地域因素,土地管理与规划指标的适用范围要进行设计,需要结合各个地区的特点进行设计,实现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的精准开展。

结论: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土地管理与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详细描述其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现状提出解决对策,采用科学开发土地资源,健全土地管理法规,保护并修复耕地,完善土地规划指标等方式加快土地管理与规划,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指导,实现国土资源的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杨益民.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南方农机,2022,54(06):114-117.

[2]崔子琴.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策略研究[J]. 智慧农业导刊,2022,3(04):13-16.

[3]刘飞. 系统规划·创意表达·持续输出:融媒精品原创路径探析[J]. 北方传媒研究,2022,(01):11-1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