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国有企业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坚持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才能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牢牢把握话语权和工作主动权。只有坚持不懈地提升国有企业政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1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重点在于加强国有企业思想建设工作,从群众视角出发,建立以政治思想为导向的实施路径,认同企业思想价值,明确共同发展价值认知,促进国有企业综合发展。从国有企业文化角度分析,积极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帮助员工建立自主发展的职业规划,以目标为导向,激发其工作潜能,并整合员工资源,增加员工凝聚力建设,端正人员工作态度,使其明确使命,制定针对性的岗位目标,使员工积极加入企业建设的队伍当中,贡献力量,帮助国有企业增加经济收益。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是融合不仅需要员工建立使命认同感,还需促进工作先驱的贡献力度,在落实政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帮助企业建立和谐的内部环境。国有企业政党管理的实施需要帮助员工促成较高的企业认同感,形成认知归属,使其积极投入工作。在工作当中,展现较高的主观能动性,其体现了人力资源的特点,以此成为同岗位员工学习的榜样,保证各岗位有序进行。不仅如此,加强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融合策略还可以强化员工工作意识,增加履职意识,增强责任感,以认真态度面对工作,部分对此意识不足的人员,应听从企业文化指导,从国有企业视角出发,加强思想培训工作,使其充分了解岗位工作的重要作用,明晰各部门工作的深层联系,深化人员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工作质量。
2当前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保守滞后,创新意识不强
很多国有企业虽然在整体管理发展战略上有一定见地,但其管理理念较为滞后,在内外管理上很多情况都遵循经验主义和行业内顶尖水平企业的运营模式,而没有充分考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行业创新情况,在树立开放、创新求变方面有所不足,这将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国有企业对于内部智囊团的建设没有重视,从而使国有企业的战略决策不能够出奇制胜,不能更好地匹配国有企业高质量的发展速度。并且,国有企业的中层与基层管理者缺乏自主决策的足够权力,照搬高层做出模板来进行管理的情况较多,如此保守的管理理念将不利于国有企业各部门更好地激发活力、创新自身发展模式,无法与先进的管理创新发展方式相对接。
2.2管理组织僵化,战略目标不明
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组织过程较为僵化,在很多管理类工作方面往往以避开失败雷区、传授和告诫成功经验为主,没有充分吸纳员工的有效建议,没有在具体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创新决策,从而使国有企业的管理决策更加具有封闭性,同时也会影响国有企业的组织架构,导致国有企业整体缺乏活力的状况一直持续。国有企业管理组织的僵化使企业的管理扁平化和无边界化难以达成,不利于让员工参与国有企业的决策和反馈意见,对于及时掌握员工想法并积极改进企业制度不利。国有企业的管理组织僵化,会导致固有目标无限放大,新的目标难以立项,从而影响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目标的设定,步步为营的工作虽然整体稳定,但缺乏创造力和提升效率的极大可能性,给国有企业的优化管理和目标实现带来阻碍。
3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策略
3.1转变政工工作思路,提高职工认知
国有企业要认识到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重要性,加大思政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员工转变思想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政建设队伍中。同时,政工工作者应转变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积极投身于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宣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观念、新思想,让国有企业内部的思政学习氛围蔚然成风,提高职工对党的方针和政策的认可度,贯彻落实各项国家政策,培养职工良好的思政理论学习习惯。
3.2发挥政工工作作用,优化国有企业改革
思政理论能够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和意见,为了实现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国有企业有必要吸引政工部门的合理意见进行企业改革。如,通过政工工作人员的信息梳理,可以获得市场行业内最新的变化数据,以此作为数据来源可以明确企业下一步的市场目标、经营指标和改进方向。对目前现存的不合理的目标和计划进行革新,有助于及时调整战略决策,为下一步的企业转型做好充足铺垫。同时,企业管理还可以借助政工领域的新思想、新观念解决问题。
3.3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落实政工工作
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借助思政工作方法和技巧,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政工工作者也应积极配合,为制度完善提供建设性意见。以考核制度为例,国有企业应加入政工工作考核目标,丰富原有的考核体系,形成个人工作情况、综合素质、思政觉悟、工作态度等多维度的考核标准,消除单一指标造成的消极影响,更加侧重职工思政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较为显著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像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也同样如此,借助思政工作的新理论不断丰富原有的制度内容,规范各项管理环节,积极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管理能力,做到与时俱进、自我革新。
3.4加强素质监督,强化质量考核
政工人员的工作内容较多、岗位职责较重,承担着上传下达的职责,日常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工作漏洞,会对部门及企业工作、运作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政工人员的素质培养问题,国有企业应落实完善的监督制度,通过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对政工人员日常工作行为加以约束,形成良好工作习惯,促进工作经验内化,不断提升内在素养。与此同时,要加强组织管理,如成立监察小组监督日常工作并加以记录、整合、考核,促使政工人员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并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满足岗位及国有企业对政工人才素质的发展要求。在培养国有企业政工人员的业务能力时,除此之外,还应认识到考核评比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开设相应课程,学习后做好考核评比衔接,同时落实激励奖惩机制,科学设置物质、目标激励内容,从而有效提升政工人员的业务能力。
结语
在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融合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环境,融合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改变传统管理理念,不断改革政工管理方式,为国有企业竞争提供充足的动力,全方位促进国有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卉.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策略[J].活力,2021,(22):139-140.
[2]葛文全.我国企业管理效率提升路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01):20-21+30.
[3]黄晓懿,钟林.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效率提升策略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6):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