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型的行业,旅游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为人民的生活带来独特的魅力,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主要指标,而一个国家和区域的旅游环境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也就成了一个国家和区域旅游业是否能够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对旅游的生态系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的背景下,要使我国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也要求需要重视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以保证旅游景区生态环境。
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具有独特特征的旅游景点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然而,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所拥有的稀缺的旅游资源却遭到了极大的损害,这就造成不可忽略的问题。因此,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首先,优良的旅游景区环境对提高景区观光和旅游价值有重要作用。旅游景区更多的作用是为人们提供了陶冶情操、放松身心的便利,而置身于一种美丽的境界中,则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1]。因此,人类都希望能有机会接近自然,享受自然。因此,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营造出一个较好的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其旅游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旅游景区环境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保持,是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旅游资源往往存在一定的限度,为了可以促进长远稳定发展,则必须重视景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在避免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基础上,以提高景区生态平衡,最终可以推动旅游景区的发展。
二、旅游景区环境保护路径
(一)加强旅游景区规划和合理开发
旅游景区早期阶段往往容易出现重开发,轻规划的现象,尤其是在开发的最初阶段,自主性和随意性很强。有些旅游景区虽然在开发区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并且还制订一定的计划,但是这些计划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统一的总体计划,实施效果不佳,再加上管理部门对此也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最终也难免会出现旅游开发失控的窘境[2]。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开发的过程中,对景点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对旅游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并将景区的开发工作纳入到常规的管理之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考虑到这一点,在发展旅游景区的时候,一定要请专业人士来对其进行环境评价,并将其作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以这个方案为依据,对其进行全方位、理性规划,尽可能不对其造成任何的影响,同时还要对道路、景点、服务设施等进行科学的规划。针对旅游景点和设施开发工作上,需要尽可能降低原始景区的改动,避免对景区造成破坏,需要保证经济和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若有必要可以适当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给予旅游资源科学规划,严格按照经济发展和环境美学原则,科学合理开发景区,进而可以在确保符合人们群众旅游需求的基础上,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二)加强旅游景区有关制度完善
目前,我国对景区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体系,大部分旅游景区的基本建设工程都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审核,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往往只会流于表面,这就为旅游环保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所以,旅游景区必须要完善有关法律制度,确保可以有法可依[3]。对此,首先必须要明确《环境保护法》、《文化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例,并根据其内内容完善景区管理制度,并结合各个旅游景区的特点,健全个性化管理策略,可以通过限制旅游参观者的数量与控制水源、空气等技术,以实现景区环境科学保护。其次,要加强对景区的监管。如果被发现有违反规定的情况,一定要坚决阻止,并以有关的法律条款为依据,对其进行处罚。特别是在自然景区中,修建别墅群、游乐园等项目,如果对旅游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就必须对其进行依法取缔。
(三)加强游客数量控制实现生态旅游
当迎来五一或者十一等节假日时,会给旅游景区带来刺激消费,但同时也会增加环境问题。在个别旅游景区中,游客数量总是能超出预期的数量,从景区门口到各个区域都是游客,最终会导致旅游满足度逐渐降低,也会增加环境不良问题出现。对此,在加强景区环境保护的同时,应该适当限制游客的数量,并做好科学引导,实现生态旅游。从具体实施方面来说,首先,可以突显出当地的特色,加强景区餐饮业方面的发展,在加强环境保护基础上,让游客可以品尝到不同特色的视频[4]。其次,增加环境友好型的交通方式,例如骑脚踏车、乘马车等,尽量降低并消除现代化的高污染运输方式。最后,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旅游景点的服务设施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旅游者人数的控制,结合对生态旅游的推动,为旅游区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对旅游区的长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和旅游产业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旅游景区近几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景区环境问题也逐渐突显而出,所以需要提高重视度,在保证旅游景区可以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环境保护策略实施,做好旅游景区的合理规划,并适当限制节假日游客数量,加强景区法律制度的完善,严格遏止相关破坏环境的行为出现,以保护景区环境,促进景区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国强.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分析[J].西部旅游,2022(01):79-81.
[2]史丹丹.物流管理视野下的旅游景区环境保护路径分析[J].物流技术,2013,32(15):69-71+77.
[3]吴晓梅.论旅游品牌的建立和景区环境保护[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35.
[4]吴洪亮.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