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是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在中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数学的实用型,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十分必要。
一、中职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意义
(一)中职数学的教学方法
目前,中职数学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采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教学更具有总结性和持久性,两者相结合,更加能够突出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让学生更直观、更轻松地进行数学学习,使中职数学教学课堂更高效,但在教学过程中生活实例的运用还不充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不足。
(二)中职数学的教学意义
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意义是使中职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等,在未来学习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数学理论知识学习后,在实践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中职数学教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的实例
结合中职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意义,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的前提下,教学手段可更加多样化。北京市园林学校数学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在对2019级中职生开展数学的线上线下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疫情发展趋势和科学防控情况,将几何代数、函数等基础内容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列表、解析、数据收集等数学手段,运用数学的思想看待疫情数据,运用函数工具推算疫情发展问题,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想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中职数学教学课堂的实用性。
(一)疫情初发期——“等比数列”分析扩散规律
疫情初期,运用图示法向学生讲授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求和公式,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新冠肺炎传播扩散规律,解析新冠肺炎为什么会迅速传播,帮助学生科学地看待疫情、战胜疫情。在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教育学生通过直观的数学图例理解国家为什么要严防聚集性传播,同时,也引导学生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宅在家”就是爱家爱国爱社会,进而指导学生从疫情中学会思考、学会敬畏、学会尊重以及培养同理心。
(二)疫情发展期——“列表法”、“ 图像法”观测数据变化
1.列表法收集疫情数据
在函数表示法中,列表法具备以下特征:能够鲜明的呈现出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讲授法对学生进行授课,该部分较为抽象难懂。数学教师结合疫情发展情况,设定“统计日期”为自变量, “当日确诊病例” 为函数值,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日期与确诊人数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将防控数据可视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
与此同时,因列表法具有只能显示出部分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的缺点,很难反映出函数变化的全貌,所以需要图像法配合列表法,完成疫情探索、分析任务。
2. 图像法展示疫情发展趋势
基于列表法的缺点,在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疫情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探索任务,结合此问题,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问题探索过程中,把时间与现有病例的形成的数学关系,独立绘制对应折线图,完成发展趋势统计工作,经过绘制折线图,学生可直观、清晰的呈现疫情变化趋势。
但由于图像法无法展现清晰的数据,所以也就只能观测出发展趋势,不能完成定量计算,这就需要函数解析法,通过有效数据,完成具体时间的推算。
(三)疫情可控期——函数解析法推算武汉解封时间
由于初期疫情检测手段还不完善,导致前期病例囤积,列表法、图像法只能观测发展趋势,无法完成定量计算,不能完成疫情传播实际情况的测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选取2月27日和3月5日两个点位的日新增病例人数分别为372人、143人,当y=0时无日新增病例。学生运用函数解析法测算疫情数据后完成解封日期的测算,可测算出解封日期在4月8日前后。图:学生运用函数解析法测算武汉解封日期
(四)知识拓展——数学建模辅助疫情期间自我防护
数学教师在讲授“直线与圆的距离”理论知识后,提出疫情中常见问题:“在周边小区出现确诊病例后,出门购买生活必需品是否在安全范围内?”由此引入数学建模进行拓展训练,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新冠确诊病例的位置对应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对选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合理规避确诊病例的活动空间,辅助选取安全购物区域,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三、总结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如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恐惧,使中职数学教学产生一定困难。因此,中职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尤为重要。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引入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后,能及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数学知识积极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用数字说话,自觉注意到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金鑫.浅谈中职数学教学方法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