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新能源汽车组成结构和传统油车比起来存在较大差异性,如果其中某系统组件出现故障,不能应用过去的诊断维修手段予以处理。
1新能源汽车故障维修技术的意义
首先,动力来源不同。目前最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的直接动力来源是电能,而根据电能产生或储存的方式,电动汽车可以分为纯电汽车和油电混合汽车,当然还存在以氢能作为动力的汽车。
其次,动力装置机制不同。由于采用的动力来源不同,其动力驱动、转换装置和传统汽车也有较大区别。比如纯电汽车的核心装置包括电池系统、电机系统,其中电池系统为储能装置,而电机系统为动力装置。除此之外,油电混合汽车因为涉及动能转换的环节,其动力装置更为复杂。
最后,电子系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传统汽车电子系统较为简单,汽车驾乘人员其依赖性也比较低。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中,电子系统成为影响汽车驾乘舒适度、安全性等方面的关键系统。
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驱动形式、动力逻辑及结构功能和传统汽车都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汽车检修维护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较难在新能源汽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今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故障研究和维修技术发展却存在较为明显的滞后性。近年来在相关技术、产业、市场持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鼓励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而与之相对应的故障检修及维护管理领域存在着缺口。这意味着关于新能源汽车故障维修的相关技术研究存在紧迫性。
需要强调的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势必会出现技术类型多元化、标准不统一、品控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故障类型、表现形式也会呈现多元化特征,会给故障诊断及检修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关于新能源汽车故障问题及维修关键技术的研究,将在保障汽车驾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将给新能源汽车厂商在汽车设计、制造方面提供重要支持。
2新能源汽车故障问题
2.1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故障问题
首先,整车无电,通常是保险丝受损或电源开关插头未插紧造成的。
其次,电机无法正常运行,一般是保险丝烧断所引发。
最后,充电过程中瞬间停止,可能因为电池组温度较高而造成。
2.2新能源汽车电池故障问题
新能源汽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生电池故障一般来说有如下原因:电池能耗较高,长期使用可能受到一定损伤,电池充电时间过久对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导致电池难以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
2.3新能源汽车空调故障问题
空调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提升行车舒适性的关键系统,其发生故障的常见影响是制冷剂不足或过量,其中杂质太多造成系统堵塞,制冷管受压力过大,制冷剂无法有效循环以及压缩机驱动带松动等。
3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维修技术分析
在新能源汽车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故障检测及维修领域发展滞后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此,应当加强对各种新能源汽车故障问题危害、诱发因素的深入研究,结合科学、规范、合理的检修方式,快速锁定故障源,采用合适的维修关键技术进行故障处理。同时,还应当积极发展针对新能源汽车故障检修的新型技术研究,通过电子化、信息化乃至智能化的检修技术,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3.1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维修诊断技术
现阶段,应用相对普遍的电机驱动维修诊断技术主要有感官诊断法和仪表诊断法两种类型。感官诊断法往往是依靠维修人员直接观察,站在客观角度判定电机驱动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若在观察过程中找到问题应当实施全面系统分析,仔细观察是否出现火花或是冒烟等现象。该诊断处理方式专业性不是很强,一般需要借助维修人员的工作经验。而仪表诊断法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新能源汽车中配置的各类仪表是进行了反复实验的,仪表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出电机驱动实际运行状态,若在实验时仪表与正常状况下的指示出现偏差,维修人员需要进行深入检测并找到故障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维修方案。为确保电机驱动能够持续稳定运行,应定期对轴承与轴心实施检查养护,打好润滑油,若发现轴承出现损坏则应当及时予以更换。
3.2新能源汽车电池诊断维修技术
首先,明确了解电池基本结构。新能源汽车所使用到的电池与日常生活中的电池具有显著差异,但同时存在相同之处,即可能存在电池放电现象,若出现放电必然会对其使用寿命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在对电池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分析其组成。通常来说新能源汽车电池由电池组构成,若出现放电现象,容易造成电池与电极板相互产生反应,进而阻塞离子通道,若不能够正常进行充电,可以通过物理连接的方式进行处理。
其次,若进行检查后并未发现异常,维修人员需要选择更加专业的设备对电池实施检测,单纯凭借肉眼观察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误差,需借助专业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万能表等,根据检测结果找出存在故障的位置,进而实施下一步维修处理。
3.3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诊断维修技术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处于实际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若驾驶者发现空调制冷效果显著降低,一般是其内部发生了故障,此时维修人员应当对冷媒管道实施全面仔细的检查和诊断,观察密封胶圈是否出现老化以及损坏的现象。若密封胶圈不能够发挥正常作用则应当第一时间进行替换。在诊断维修环节应当让冷冻机油量控制在合理区间,若冷冻机油量不满足要求,应当进行添加或抽取,随后进行真空操控,加入制冷剂。需要注意的是,维修人员在进行诊断处理时应当严格保障自身安全,避免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发生触电现象,与此同时,新能源车辆的空调系统往往规定了使用时长,要告知驾驶人必须要定期对其实施维护保养,从而有效减少发生故障的概率,进一步延长其运行寿命。
在现代社会经济及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在环保性、经济性等方面拥有优势的汽车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认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诸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崛起。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5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领域的占比越来越大。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系统结构、动力模式方面与传统汽车存在较大差别,意味着其故障问题及所适用的维修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有必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常见故障问题特征、原因及相关维修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4结束语
综上述,在新能源汽车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故障检测及维修领域发展滞后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此,应当加强对各种新能源汽车故障问题危害、诱发因素的深入研究,结合科学、规范、合理的检修方式,快速锁定故障源,采用合适的维修关键技术进行故障处理。
参考文献
[1]徐奇.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1,(09):160-161.
[2]李营,李满.现代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及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23):157-158.
[3]郭金元.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故障问题与维修关键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19,(2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