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说新闻”提升大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李洪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洪玉,. 通过“说新闻”提升大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J]. 中国新闻传播,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8085.
摘要: 对于“新闻”,很多人认为只有成人才会关注,“新闻”好像不是幼儿生活里应出现的名词。其实,幼儿的身边也有很多新闻,幼儿的新闻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那些事,这些新闻都是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3~6岁的幼儿特别喜欢模仿,尤其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因此,幼儿园应开设角色游戏,让幼儿模拟社会情境,模仿大人的生活场景。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新闻”,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说新闻;幼儿教育
DOI:10.12721/ccn.2021.158085
基金资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园需坚持营造各种书香文化环境,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置身于一种最佳的语言环境和交往情境中。同时,笔者认为,幼儿作为社会人,应尝试学着关心周边的人、事、物,关注身边发生的新闻,并试着大胆地用语言向身边的教师和同学分享。通过“说新闻”的新教育模式让幼儿通过上台来播报新闻,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新闻小启蒙——哪里有新闻

新闻是什么?对于幼儿来说,新闻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幼儿通常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难理解抽象化的概念和知识。那么怎样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清晰化,让幼儿听得懂呢?大班幼儿由于年纪小,但是相对其他年纪的幼儿,又会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对“新闻”的了解程度应该是很片面的,对于“新闻”的理解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可以用天马行空来形容。教师可以通过简要的说明告诉幼儿新闻的涵义,新闻其实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好玩的、有趣的或者是你觉得很重要、很特别的事。通过简单介绍后邀请幼儿说说他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他们的亲身经历的各种新闻,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活跃他们的积极性。

现在大班幼儿大多在假期里都有旅游的经历,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 “快乐的暑假”活动,让幼儿说说暑假里都去哪里旅游了,都有哪些好玩的趣事。这个话题比较开放,幼儿的讲述可以天马行空,不受限制。幼儿会争先恐后地上台分享自己假期里的旅游经历说起自己的新闻来,幼儿讲述自己的经历都很兴奋,这样不仅锻炼了口才,还增长了大班幼儿的自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升级,很多新鲜的事物不断涌现。在这一背景下,对于电视里的新闻,幼儿一点儿也不陌生。打扮教师建议家长每天带孩子收看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和符合他们兴趣的资讯或是新闻纪录片,让他们第二天到幼儿园来进行“新闻播报”。

除了电视上的新闻,有的幼儿提到了报纸上也有新闻。尽管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使报纸这类传统的新闻媒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大班教师还是有必要让幼儿认识报纸、了解报纸。虽然幼儿识字较少,但是他们可以借助新闻配图来理解和记忆新闻。基于此,教师可以在班内开展 “报纸大搜集”的活动,然后把搜集到的报纸统一分发给幼儿,让幼儿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并剪下来,再把图片拿给教师,然后由教师把这张图片的文字新闻内容告诉幼儿。同时大班教师通过班级群、掌通家园等家园沟通渠道和家长分享了新闻播报活动,让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寻找新闻,指导幼儿进行新闻播报。有了家长的参与,幼儿了解新闻的途径更加广泛了,也由此了解了更多的新闻内容。

新闻进行时——我是小主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新闻播报也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有了兴趣,幼儿才会投入其中,才能更愉悦地参与到各种新闻播报活动中,才能提升新闻敏感度。因此,大班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新闻播报”活动,让幼儿喜欢播报新闻,并积极地投入到每次的新闻播报活动中。

为了激发大班幼儿的兴趣,创设“新闻播报”的环境,例如可以把一个大的废旧纸箱中间挖空,留下边缘框架,并贴上按钮等,做成了一个电视机的造型,同时配上了表演区的小话筒,一个主播台就做好了。当坐到这个电视机前面,幼儿就会有一种“新闻小主播”的感觉。在墙面的环境布置上,笔者也是动足了脑筋,特地开辟了一块“新闻播报”的板块,就在晨间签到板块的旁边,这样,每天幼儿晨间签到时,就能看到今天的新闻小主播是谁了。板块里除了有每天的新闻小主播的照片,还有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的新闻图片,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对新闻播报的兴趣。

又如幼儿大班教师可以在每天午餐前15分钟安排幼儿进行新闻播报活动,每次5位幼儿。播报的主题有时是教师布置的,有的是幼儿自己准备的。同时学校两周一次的幼儿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大班教师也可挑选表现出色的幼儿参与。为了能被选上,幼儿平时参与新闻播报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家长也非常配合。一段时间下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飞速的提高,无论语言表述的内容还是交流时的神态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将新闻的内容投向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寻找身边的新闻。例如采用“小记者”采访的模式,让幼儿先从采访身边的小伙伴开始,询问他们的兴趣爱好及家人的职业等,然后再慢慢过渡到采访幼儿园内的教师、门卫大爷、食堂师傅等。采访,其实就是新闻的起源,在采访中,幼儿的观察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同时采访时也会涉及提问及临场应变能力,这对大班幼儿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当然幼儿的采访也是需要指导的,大班教师首先让幼儿确定好采访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自己设计问题。遇到受访者的回答与预想的不一样时,幼儿就要随机应变,甚至重新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组织与应变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他们也开始变得自信起来。

结语:幼儿的“发展”是教育价值最重要的体现。一学期的班本特色活动的探索与尝试,带给幼儿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春风细雨,滋润禾苗成长。对待幼儿也是这样,教师和家长应潜移默化,坚持不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笔者会尝试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与舞台,尝试更多形式的新闻播报,期待小小的“说新闻”平台能成为他们以后人生舞台的启蒙。

参考文献:

[1]聂晓华.幼儿园开展“说新闻”活动的感受[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4(Z1):77-78.

[2]黄幼玲.叙说国事、家事、天下事——幼儿园“娃娃说新闻”的实施体会[J].新课程(教研),2010(07):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