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心理学与市场营销的主体相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市场营销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制定出营销策略,促成产品的销售。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市场营销领域,运用心理学将市场进行细分和目标定位,分析消费者的行为,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至关重要。如今,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常常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实行有针对性营销,也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营销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关于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将心理学融入到市场营销中,不仅为心理学提供实践,为其发展提供路径,同时能够提高企业市场营销水平,增加企业盈利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一、相关理论知识研究
(一)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人类心理活动与人类的生存环境、人文社会密不可分。心理学的研究涉及许多领域,与许多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有着很深的联系。研究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1]。心理学作为一种工具,必须从心理学里面抓出几个技能,然后套用到具体的行业,解决具体的问题,才能发挥出心理学的实践效应。如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运用到市场营销中,有了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心理学等。
(二)市场营销的内涵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盈利目的,通过对市场的竞争环境、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深度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策略,确保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完成销售[2]。市场营销的关注度侧重于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行为。市场营销的风格通常以数据和量化为基础进行科学决策[3]。市场营销的实践方式侧重于进行战略规划和专业的市场分析。市场营销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顾客的需求出发,为顾客设计适合的产品,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
(三)心理学与市场营销的联系
心理学和市场营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市场营销是一门关注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促进产品销售的学科,而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在市场营销领域,理解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对于开发有效的营销策略至关重要[4]。
(四)心理学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心理学对市场营销的几个关键影响:一是消费者行为分析。心理学可以帮助市场营销人员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通过研究认知、情感和行为因素,可以揭示消费者为什么会选择某个产品或品牌,并预测他们在购买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动。二是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心理学可以帮助市场营销人员将市场细分为具有相似心理特征的消费者群体,并确定最具吸引力的目标市场。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偏好和行为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三是品牌建设。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于品牌建设和品牌管理。品牌是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和情感印象,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品牌知觉、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度等心理过程,设计者可以塑造出积极的品牌形象,营销人员制定出良好的销售策略。四是广告和促销策略。心理学对于设计有效的广告和促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消费者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和情感反应等心理特点,可以帮助市场营销人员创造吸引人的广告内容,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并激发购买欲望。
总之,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市场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预测消费者行为,并制定出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二、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人类一个消费活动的完成,包括消费心理(消费时的所思所想)以及消费行动(消费时对商品的消费需要和商品转移到其手里的活动)。优秀的市场营销方案一定是在读懂了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才能促进消费者进一步的消费行为。以下运用比例偏见、心理账户效应、价格锚定效应、迷恋小概率事件等心理分析其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一)比例偏见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中,策略的制定往往会利用人们对比例的感觉要比数字更加敏感这一心理学行为。假设商场的距离是15分钟路程,商场1000元商品正在搞促销,便宜50块钱,多数人的心理不会因为50块钱的优惠去趟商场。如果将1000元的商品换成标价100的商品,结果会大不相同,很多人会心动。这是因为人们对比例的感觉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也是所谓的比例偏见。商家经常将人们的比例偏见心理运用到产品打折促销上。低价产品强调折扣比,而高价产品强调降价金额。如5000元商品说打8折,不如说减1000元,20元的商品减6元不如说打7折。
(二)心理账户效应
心理账户效应是指有些产品本身很普通,消费者自己用时通常都会以平价购买商品,但如果是用来送礼就愿意出高价购买。每个人的心理账户有很多,包括家庭建设账户,生活必需账户,情感维系账户等。例如普通的钢笔自用时,消费者通常花几十块钱,但用来送人就可能花几百甚至上千元购买。例如按摩机器,如果自己用可能会存在一点负罪感,如果是投资全家人的健康就变得很划算。总之,消费者花钱目的不同,愿意出的价格也存在很大差异。
(三)价格锚定效应
消费者在购物时通常不会选择高价和低价,而会选择中间价,这就是消费心理学中的价格锚定效应。因此许多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在价格上制定策略,会故意设定一个高价和一个低价让消费者做对比,实际成交的通常是中间那个价格。例如某咖啡制定的中杯策略,就是利用了客户的这种心理。
(四)利用迷恋小概率事件心理
市场营销中经常会利用消费者有迷恋小概率事件的心理。企业利用双节日、五一、双11等活动的节点,推出抽奖活动。如一等奖现金2万,或者是汽车一辆等,利用人们迷恋小概率事件的心理增加人气。使得消费者热情高涨达成促销。但最后一等奖的胜出没有人真正知道去了哪里。利用人们迷恋小概率事件心理是市场营销中常用的策略。
总之,心理学在市场营销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企业提高了销售能力,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发挥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作用的策略
心理学对市场营销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进行市场营销时,针对不同人的心理所采取的销售技巧和手段不同,效果有很大的区别。以下是提升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作用的策略,以提升营销活动的效果,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一)市场调研
提升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要进行市场调研。运用心理学方法和原理,对产品设计进行市场调研,以了解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的态度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过使用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等工具,获取有关消费者的喜好、产品偏好,以及消费者购买动机等方面的信息。运用心理学对产品进行设计,执行市场调研,做到知己知彼,这是市场营销成功的关键。
(二)品牌定位
品牌是无形资产也是无价资产,品牌帮助企业树立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价值空间。心理学对于品牌定位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目标市场的心理特征,包括价值观、人格特征和生活方式等,给消费者一个追随的理由。市场营销人员根据心理分析,确定品牌定位以及传达其核心信息,以吸引并留住目标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增加客户黏度,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广告和宣传
在企业营销广告和宣传中,应发挥出心理学的关键作用。通过理解消费者的感知和认知过程,设计出引人注目且易于记忆的广告内容。此外,应用心理学原理还能够在广告中利用情感和情绪,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提高广告和宣传的作用。
(四)价格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价格有不同的认知和反应。市场营销人员应运用心理学原理,如价格定位、心理定价和促销策略,影响消费者的价格感知和购买决策。价格策略的运用,不仅只是促进销售,而且还能提高产品的价值。
(五)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
心理学能够帮助改善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现代手机APP应用软件设计以及网络电商平台、网络购物平台中的网络商家等,通过研究用户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通过来自情感和内心的反应,设计出易于使用、符合用户期望和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产品界面和交互设计。利用客户的心理,增强良好的用户体验,实现高品质的营销。
(六)社交媒体营销
利用心理学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营销。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和参与模式,分析参与者的心理,制定出更具吸引力和参与度的内容,以提高用户互动的影响力。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社交媒体的品牌效应。
结语:心理学和市场营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市场营销是一门关注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促进产品销售的学科,而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在市场营销领域,理解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对于开发有效的营销策略至关重要。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利用人们的比例偏见,心理账户效应,价格锚定效应,迷恋小概率事件等心理进行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部门应充分利用心理学,采取市场调研、品牌定位、广告和宣传、价格和策略、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社交媒体营销等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发挥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为企业增加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