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首先,地理知识是基石。它包括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本原理、概念及事实的理解。对地球的结构、自然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分布等方面有基础的认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其次,地理技能是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包括地图技能、空间思维技能、地理信息获取与分析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工具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通过空间思维来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的变化和联系,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合理策略。最后,地理情怀是学科的精神内核。它表现为对地理环境的关爱,对资源利用的关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发展对地球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地理环境,掌握地理技能,培养对地球家园的热爱和责任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更将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现阶段初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不足
(一)课堂资源配置的不完善,限制了地理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室、地理教具等硬件配置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此外,一些学校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地理教师,这也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由于这些硬件和软件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无法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生动性,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活动设计的单一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
目前,很多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往往只停留在传统的实地考察、观察等层面,缺乏对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这不仅使得实践活动显得单调乏味,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实践活动的形式,而忽略了活动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实践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学科知识融合的不全面,阻碍了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
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物理、历史、政治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本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这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孤立和片面,而且不利于他们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一些教师在处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知识点时,往往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点的罗列和拼接,而缺乏深入的挖掘和整合,这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
(一)设置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赋予学生实践体验
为了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是设计并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单纯的课堂讲授无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生动性。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细心设计一些具有明确目标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观测,使他们能亲自观察并记录天文现象、气象变化;进行地理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地理现象背后的成因;进行地理调查,深入社区或自然环境,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热情,更能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感知地理知识,实现知行合一。
(二)引导开展有效合作学习,为学生筑建实践共同体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分工、学会交流、学会共同解决问题。每个学生在团队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职责,通过互相协作、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不仅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借互联网拓展教学资源,延伸学生实践领域
互联网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工具。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方面,互联网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搜集和整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地理资料、地理案例、地理视频等,使他们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使用在线地图工具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和分析、参与在线地理知识竞赛等,这样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更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营造虚拟化教学情境,突破现实之限
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某些地理实践活动难以完全落地。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凭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的环境中感受和实践地理知识。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访问远方的地理景观,甚至到达外太空和外星球进行探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真实环境中难以实现的实践活动,更能深化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其实践体验的效果。
(五)户外地理考察之设计,拓宽实践领域
户外地理考察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环境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地组织户外考察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并研究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也可以深入工厂、农场或城市,了解人文地理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户外考察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独立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六)强化实践意识之培养,完善实践技能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强化其实践意识是关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不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还应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和指导,如如何使用地理工具、如何进行地理观测和实验、如何分析和解读地理数据等。只有这样,学生的实践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和完善。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实践力培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有效的合作学习、善用互联网资源、创设虚拟化教学情境、实施户外地理考察,以及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技能,我们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学习环境。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能推动他们在跨学科综合能力上实现质的飞跃。让我们继续努力,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实践探索之门。
参考文献
[1]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策略[J]. 胡丹.学园,2023(25)
[2] 初中地理以合作学习培养实践力教学刍议[J]. 王建东.学苑教育,2023(22)
[3] 设计课堂模拟情景,加强初中地理实践力的培育[J]. 李树林.智力,2023(17)
[4]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究[J]. 周虹宏.新智慧,2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