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过去几十年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和开发。然而,这样的发展模式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在水资源的管理中,由于过度利用和污染,使得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威胁。现在,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从宏观层面上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以避免严重的信息、能源和环境不平衡,成为了一项关键任务。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循环水资源管理,以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紧迫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协作和探索,以期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目标。
二、土地整治与循环水资源管理
2.1 土地整治的概念与原理
土地整治是指通过对土地进行改造、调整和管理,以提高土地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利用的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其概念包括对土地的改良、整理、开发和保护等方面。土地整治的原理是在充分了解土地资源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手段,进行土地的调整、改造和管理,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其核心思想是协调土地的功能和用途,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综合效益,并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土地整治需要考虑土地的土壤、地貌、水文、植被等因素,综合运用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知识和技术,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管理。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循环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2 循环水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原理
循环水资源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其概念包括对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再利用和回收等方面。循环水资源管理的原理是在充分考虑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水环境的保护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减少对自然水体的依赖。其核心思想是将废水、雨水等各种水源纳入循环利用系统,通过处理、净化和再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多次利用和循环利用。循环水资源管理需要综合运用水资源调度、水处理技术和节水措施等知识和技术,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通过循环水资源管理,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
三、土地整治对循环水资源管理的影响
1.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土地整治通过改善土地的水文环境、保护水源地和水资源,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通过土地整治,可以减少土地水土流失、水污染和水体退化的现象,维护水资源的生态完整性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水循环系统改善: 土地整治对水循环系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和水源保护区域,改善水的自然循环过程。通过防止土地沙化、保护湿地和植被覆盖,增加土壤的蓄水和滞水能力,改善水的渗透和蓄水条件,有利于提高水循环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3.水生态环境修复: 土地整治对水生态环境的修复有积极影响。通过修复湿地、河流和湖泊等水生态系统,提升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的恢复。土地整治可以改善水体的水质、水温和氧气含量,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4.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土地整治为循环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水源地和划定水资源保护区,为循环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土地整治还可以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用地规划和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四、基于土地整治的循环水资源管理与规划研究
4.1土地整治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与策略探讨
1.水资源调配与优化利用策略:
(1)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考虑地区水资源供需状况和不同利用需求。
(2)探索水资源的多样化利用方式,如水资源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和废水再利用等。
(3)采取节水措施,包括推广水效设备、加强水资源管理与监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土地整治技术与策略:
(1)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包括水土保持措施、水体修复与治理、水环境保护等,以减少土地水土流失和水污染。
(2)采用适宜的土地整治技术,如植被恢复、退化土地治理和土地改良,提高土地的保水能力和水质净化效果。
(3)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值模拟,辅助土地整治与水资源管理的规划与决策。
3.综合管理与合作机制:
(1)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机制,促进土地整治与水资源管理的协同发展。
(2)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参与,形成共同推动土地整治与水资源管理的合力。
(3)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土地整治和水资源管理的监督与管理。
4.2基于土地整治的循环水资源规划发展研究
在基于土地整治的循环水资源管理与规划研究中,探索和实施基于土地整治的循环水资源规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旨在通过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措施,实现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基于土地整治的循环水资源规划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这包括对地区水资源状况的全面评估和分析,明确规划目标和指标,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措施。规划体系还应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循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基于土地整治的循环水资源规划发展需要注重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通过合理划定不同功能区域,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循环水系统的布局,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应结合土地整治的实际情况,将循环水资源规划与土地规划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基于土地整治的循环水资源规划发展还需要关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新技术和方法来改善循环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果。例如,利用智能水表和远程监控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开展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和优化,以减少浪费和损失。
此外,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也是基于土地整治的循环水资源规划发展的重要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鼓励和支持循环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创新实践。同时,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形成多方协作的合力,推动循环水资源规划的顺利实施。
五、结束语
研究结果显示,土地整治对循环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基于土地整治的循环水资源规划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未来研究应加强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推动土地整治与循环水资源管理的有机融合,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徐燕,王军,王海帆,李刚,郑云坤.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以云南东川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91-192202
[2]许传芝,曹宁,刘晓菲.水资源流域规划管理研究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3-223,共1页.
[3]吴德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水资源开发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