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
​崔永刚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崔永刚,.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J]. 中国环境保护,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3.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必须加强对污染物的处理,这就需要使用各种环保技术和环保设备。而环境监测作为环保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监测,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在新时期背景下,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和质量,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就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发展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 环境监测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发展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003
基金资助: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严重影响到生态平衡。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人们对环保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为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新时期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出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准确、科学的依据。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1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1 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作为我国环保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来分析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管理方案,以此来有效降低我国生态环境受到的危害。在当前环境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结合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对相关方案进行制定,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在这种背景下,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不仅能够对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够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较为准确、可靠的依据。

1.2 有效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事故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事故,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首先,对于大气污染而言,大气监测部门可以通过对大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监测,了解大气污染状况,并掌握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和来源;其次,对于水污染而言,通过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掌握水质变化状况,并通过对水质情况的分析,制定污染治理措施;最后,对于固体废物而言,通过对固体废物进行监测,了解废物的来源、处置情况和处理后的污染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管理。

1.3 为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还体现在污染治理方面,为了更好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就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监测就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之一。具体来说,首先要对当地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科学、有效地监测,之后再根据监测数据对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确定,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在此过程中,还要对污染物的来源进行调查,这对于有效治理污染问题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对污染源进行准确、深入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当地环境情况进行分析,来确定出重点污染源,这样才能保证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

1.4 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水平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环境管理和规划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结果应用于环境管理和规划中,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各类数据进行准确收集和分析,并按照规范要求和流程进行数据处理、发布和传递工作;其次,要加强对各种监测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最后,要完善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在监测工作开展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计划,并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对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发展措施

2.1 构建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工作要想真正落实,需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对此,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违法行为进行明确和规范,并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需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作用,所以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对监测工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此外,需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监测管理体系,并通过对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保障监测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

2.2 注重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

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主要是指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为提升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应注重创新与发展环境监测技术。首先,对各种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需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监测技术,将其运用到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去;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对各种监测设备进行优化和升级,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的监测能力;再次,积极引进和应用新的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从而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各种污染物进行处理和控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

2.3 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也不例外,要想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环境监测工作是以手工方式进行的,不利于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平台。首先需要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对区域内的各类污染源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动监测系统,对区域内各项污染物的浓度、成分等进行实时动态检测;最后根据相关标准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4 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的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在进行环境监测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环境监测工作人员需要将当前的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才能确定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高低,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情况下,如果某一区域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那么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就需要及时开展分析工作,对该区域内所存在的污染情况进行有效确定,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计划,然后将计划及时告知相关部门与人员,共同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去。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才能够有效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同时还能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加强重视,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在新时期背景下,环境保护工作也要不断创新,并不断完善环境监测体系,使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小宁,孙现红.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09):39-41.

[2]哈力木拉提·提力瓦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8):169-171.

[3]任田田.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途径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09):47-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