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中,如何强化基层农机推广工作
陈峰 饶晓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峰 饶晓梅,. 浅谈乡村振兴中,如何强化基层农机推广工作[J]. 中国城镇,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9153.
摘要: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最终体现是农业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越来越多,流转速度逐渐加快,流转面积越来越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经营农业产品种类、规模,以及相适应的农机装备种类繁多,农机装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智能化。针对这一新形式,我们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应顺时代发展,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综合能力;农业机械装备;推广;创新
DOI:10.12721/ccn.2022.159153
基金资助:

随着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产业振兴的地位明显突出,土地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大量高素质农民的涌出,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集中利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改造,农业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一名基层农机推广人中员,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职责和服务“三农”是我们基层农机推广人员面临的新问题,新课题。现结合自身工作职能,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乡村振兴中,如何做好农机推广工作。

1、现阶段农业农机装备发展现状

1.1  农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装备经历了从牛拉肩扛,木制简易农耕工具,到半机械化耕作装备,再到农业全程机械化,以及智能化、数学化的农机装备的应用,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种类繁多,从原始到现代农业装备发展的过程。由于地域经济、地理差异、种植种类不同等因素,致使农业机械装备发展水平不均衡,农业机械化普及率不高,农业机械装备新旧不一,农业机械装备单一落后,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机械装备少。以陕西省城固县为例,城固县位于汉中盆地中部,北居秦岭南坡,南处巴山北坡,中为汉中盆地东域,地势以平川丘岭为主,耕地面积50多万亩,是典型的稻、麦、油轮作区。农村经营体制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地少人多,人均土地不到一亩,田块分散,不成连片,属于家庭单干型,家庭种植的农物作以传统的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家庭耕作以小型农机具或雇用他人带机械来耕作,致使农业机械普及率不高,农业机械装备单一落后。

1.2  现阶段农机现状。

农机推广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近年不断涌出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资金雄厚的涉农企业。以及出现了对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形成的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形式中,一些不适合农户承包经营或农户不愿承包经营的生产项目和经济活动,诸如某些大型农机具的管理使用,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活动,植保、防疫、制种、配种以及各种产前、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某些工副业生产等农业生产,专业从事产业化经营服务、专业合作服务的专业团体。虽说现在出现了很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但农机装备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较为突出,即小型农业机械多、大中型农业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低档农业机械多、高性能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少。例如在城固县745个涉农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机械化服务的经营主体只有11家,农机经营主体拥有的农业机械以传统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少量的水稻插秧机为主,缺少适应特种农物作的农业机械,如大豆、玉米、蔬菜等特种农物作种、收机械。

2 提升综合能力,增强服务“三农”意识

2.1认清形势,提高服务能力和意识

2.1.1  认清农业机械装备在产业振兴重要地位。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最终体现是农业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越来越多,流转速度逐渐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经营农业产品种类、规模,以及相适应的农机装备种类繁多,农机装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智能化。针对这一新形式,我们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应顺时代发展,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

2.1.2  加快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以及紧跟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的步伐,只有不断地补充对新装备、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增强业务能力,才能在农业机械推广中大显身手。通过对农业机械装备新知识学习,以及参加农业机械装备展示会,展销会,各级组织的农业机械装备培训会(班)等形式,获取农业机械装备的新知识、新技术,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2.2  多渠道,多方位拓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2.1  加强与农机销售企业合作。  基层农机推广人员本身不从事农业机械装备的生产、销售,在整个基层农机推广过程中,依靠学校所学知识,平时工作中见到、遇到的各种农机问题,以及新农业机械装备,缺乏直接获得新装备、新技术的渠道;而农机销售企业会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农作物种类,以及农业需求的农业机械装备,及时引进和销售适合本地区的农业机械装备,并掌握农业机械的一般维修、操作技术;强化与农机销售企业合作,利用农机销售企业的农机装备种类多、齐全的优势,建立基层农业机械推广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基层农业机械推广人员培训,以提高基层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整体水平。

2.2.2  加强与涉农经营主体联系。  基层农业机械推广人员利用懂技术,懂管理的优势,在平时的农机推广中,及时了解、掌握区域内农机使用种类、数量,特征,农机使用中的故障规律。针对从事农业机械装备经营的经营主体,加强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农机使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既帮助经营主体解决了农机使用中的农机问题,又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也积累了应对农业机械装备在使用中出现的突发故障。

2.2.3  提高农机推广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只有自己熟知、熟懂农业机械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和维修,才能更好服务广大农机人员。根据农机具发展进程及时对农机推广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升级,特别是对农业机械装备安全操作知识再学习、再培训,积极参加农机技术培训班、研讨会、农业机械展销会,以及邀请农业机械方面的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农机推广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农机推广队伍能够适应新时期农机推广发展的需要。

3 创新农机推广模式,加强农机与农技、农艺相融合。

3.1 提高农机与农艺相融合 

在农机推广和培训,结合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和栽培要求与农机选用、使用相融合,把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要求,农机选用、调整、维护、保养等内容结合起来,按照农作物的栽培深度,宽度,穴粒数,选用适合机械,机械调试到符合农作物栽培要求的最佳状态,以提高农机操作人员掌握不同农作物的机械化栽培技术。

3.2  重视农机与农技联系,实现两者有机结合

农机培训工作必须把相应的农技要求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合起来,把农业知识与标准化作业、农机运用、机器保养等培训内容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的规范化同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化结合起来,使学员认识到农机作业的高标准是实现农技标准的根本保证,认识到农机作业必须服从农技要求,认识到农机与农技结合的重要性。

3.3  加强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智能化手机的普及,人们从以前单一的报纸、电脑等新闻媒体获取想要的知识,发展到足为出户,可以在手机上获取想要的所有知识。基层农业机械推广人员充分利用手机资源,发布相关农业政策,农机知识,最新农机装备,农机维修、保养、使用技能,各地农忙时期用机需求等信息。引导、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如无人驾驶飞播飞机,无人驾驶耕作机械等农机装备,并对现有农业机械装备进行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改造,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应对农业大市场的应变能力。

在现代化农业高速发展、应用的时代,基层农机推广人员要与事俱进,不断加强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以应对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挑战。高新科技在农业机械广泛应用,智能化更高的农业机械的出现,以及数字农业的大力推广,也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想信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刘环宇.县级农机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 , 2012 (4)103-104

2.王琦.浅谈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农村(黑龙江),2016(8):81-82

3.李宏松.新形势下农机推广工作的探索与分析[J]. 新农民 , 2020 (2):78-79

4.万新.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意义及发展对策[J].新农民 , 2020 (11):8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