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的安全涵盖网络信息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全,当然,环境的安全都是相对的,计算机要实现信息的交流,就不可避免的要进入到各行业的网络环境中,这种信息的互通交流难免会发生泄漏。难以得到安全保障。要构建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要求我们从技术手段和思想观念进行多种结合,促进网络安全的健康发展。另外,网络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一大部分来自于认为,这也是我们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是需要注意的行为。
2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存在弊蜻
2.1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操作系统关乎到整个的网站服务器、管理业务、和客户工作机这些设备运用的各种类型操作系统。对于整个系统而言,任何的型号或规格都存在着安全或数据上的漏洞。虽说操作系统的后门程序可以随时被用于弥补程序设计修改所带来的不足,但正因后门程序会直接绕过计算机的安全控制从而获得对系统程序的访问权,这也给黑客入侵提供了入口。在操作系统中的远程调用功能,它是将问题提交给远程服务器进行操作执行,在中间的通讯环节中,就容易被黑客监控,进而出现系统安全问题。
2.2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在开发软件时遗漏的一些弊端,影响着数据库进行自我防护。如平台系统漏洞、审计核算不完整、最高权限被随意使用、验证不足等。此外,数据库的访问者使用安全问题也会成为网络安全的一个隐患:比如输入错误数据、故意破坏数据库、随意删改数据库的信息、或是非法访问数据库的信息等等。
2.3防火墙的安全性。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安全的重要系统软件。他能够为计算机阻挡外界的信息技术攻击,其中包括网络病毒等。但防火墙的安装并不代表着计算机绝对的安全,换言之,防火墙阻挡的是来自外部网络的数据防护,而如果在局域网之内进行网络安全的破坏,防火墙对此就无能为力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有高于防火墙装置的攻击模式,这种情况下的防火墙防护策略也是发挥不了其作用的。这就提示我们,要经常进行防火墙的技术革新和更新换代,为计算机创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环境。
3计算机软件的安全开发
3.1入侵防护软件。入侵防护软件用于检査网络运行时计算机的系统转台,并将它进行记录,他一般设置在防火墙的后面。在检测目前的网络状态尤其是流量之后,可将这些流量按照已设置好的过滤原则进行检査,对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它还能够协助路由器与防火墙进行工作。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捕捉、随时监控、并发出预警,记录到黑客入侵的整个过程。依据这些数据追踪黑客入侵的具体位置,从而增强系统对黑客入侵的免疫能力。
3.2数据备份和容灾软件。对电脑数据进行及时备份,能最大程度减小病毒入侵给电脑带来的信息损失。它主要是将RAD技术安装到操作系统,把主硬盘中的文件备份到从硬盘。这样计算机内的数据随使用时间长短意外发生的损坏,就可以利用移动介质将数据进行拷贝存储,极大提升了信息的安全稳定性。而备份和容灾软件之间的互相结合,今后也会形成一体化的数据容灾备份储存设施,对数据进行及时加密。
3.3病毒防护软件。网络病毒是危害网络安全的最大杀手。他传播的速度快,给计算机带来的危害会遍及整个系统,传播途径也让人防不胜防。所以,病毒防护软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开发病毒软件,首先要针对病毒的特点,传播性和传播渠道对症下药,并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査杀全盘扫描;其次,可以在网关处对病毒进行过滤,将一切隐患排除在外;最后就是对各系统中的漏洞及时补丁,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和操作水平,也避免给病毒提供可乘之机。
3.4虚拟局域网软件。虚拟局域网就是将计算机网络进行用户的隔离,将他们划分到不同的VLAN,其实就是构建一个个独立的子网。子网之间是互相隔离的,即使入侵事故发生也不会带来网内的“广播风暴”。并依据子网的访问需求进行控制,形成具体的访问条件、限制条件等,进而达到对子网的保护。将MAC地址与计算机设备静态的IP地址进行绑定,就能够预防静态IP或是MAC地址被盗用问题的出现。
3.5服务器安全软件。服务器系统的安全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对服务器的系统软件进行配置时应当充分考虑他安全功能和承受能力。承受能力指的是安全设计、降低攻击面。安全功能是包含各类的安全协议程序,依据计算机工作的具体要求对系统进行更新。因此,服务器的软件开发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安全性能,提升他的承受能力与安全防护能力,尽可能减小攻击面。也要对系统及时更细,以保持计算机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
总结: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数据的进行存储加工进而整理的工具,一些重要的信息还会对决策者的思想行为产生决定作用。建设一个安全的信息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他需要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内部设施系统的共同安全。这不仅仅需要尖端的技术维护,还要确保信息操作人员的安全可靠。因此,网络环境的安全,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完全考虑。
引用:
[1]李宗山.关于网络安全视角下的计算机安全软件开发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
[2] 刘强,费丽丽,王健.计算机网络系统弊端及安全软件开发建议D].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
[3] 胡煜:基于网络安全视角的计算机安全软件开发建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