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稿件汉彝翻译技巧微探
邱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邱蓉,. 电视新闻稿件汉彝翻译技巧微探[J]. 中国新闻传播,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8087.
摘要: 在脱贫攻坚以前,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凉山地区很多地方是信息闭塞的,山里的信息传不出去,外面的信息传不进来,导致很多彝族同胞不会说汉语,也听不懂汉语。2009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彝语频道成立于并试播,它担负起了党和政府与彝族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责任,把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社会福利、经济发展、民生规划等通过彝语电视频道传输到彝族群众身边,这当中就涉及到了翻译问题。笔者有着十几年的电视新闻汉彝翻译经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新闻稿件汉彝翻译技巧,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新闻稿件翻译的研究,形成理论,供少数民族语种新闻工作者学习。
关键词: 电视新闻;汉彝翻译;技巧
DOI:10.12721/ccn.2021.158087
基金资助: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本文着重探讨传统电视和新媒体新闻体裁汉彝翻译技巧。

凉山广播电视台彝语频道全天滚动播出,早上7:30分播出到凌晨1:30分结束。其中半数以上的节目是翻译制作的,其中有《凉山彝语新闻联播》《法制在线》《科普苑》《致富经》和影视剧。彝语电视频道丰富了偏远山区彝族群众的精神生活,借助彝语翻译,他们知道了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福利待遇、民生福祉等。在彝族地区,彝语频道真正成了党和政府与彝族群众之间上传下达的金桥。笔者从事彝语电视新闻翻译工作多年,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略微谈论以下几点个人观点:
把握新闻的严肃性
翻译新闻稿时,要严格把握新闻的严肃性,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原文内容进行翻译,不能有任何偏颇和夸张以及渲染等,更不能虚构事实来博得观众的眼球,防止新闻被娱乐化。要把新闻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的特点翻译出来,彝语稿件的字数总会比汉语稿件的字数长,但是也不能太拖沓、冗长、繁琐。新闻工作者要守护党政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报道要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有利于人民群众获得真实、有意义的消息,有利于维护社会生产和治安稳定,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这些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责任和职责。
如今由于新媒体的兴起,一条简短的新闻就能让全球的读者看到而有可能引发各种舆论。因此,选稿的环节非常重要,首先要查对新闻的真实性,反复推敲是否会引起播出事故,也就是不良舆论。为了舆论安全,我们在选稿的时候选择党政媒体的新闻稿,比如央广网、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在第一关就杜绝乌龙事件。

符合彝语语法特点
1、翻译要标准、准确
翻译概念要准确,逻辑要严密。电视新闻汉彝翻译的目的,是把汉语新闻准确无误地翻译给彝族群众听,让他们及时知道国家政策,了解外面的信息,因此翻译的时候要准确无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名、地名、数字、机关团体名称等都要反复查对清楚,不可因疏忽大意而造成严重错误,用合乎规范的彝语语言准确地表达原稿的意义,把原稿的思想内容忠实地表达出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意表达原文中的修辞手段,使译文和原文有同样的感染力,使译文忠实准确、通顺易懂。
2、符合彝语语序
彝语语法与汉语语法不同,汉语语法是主宾谓结构,而彝语的语法是主谓宾结构。如:ngop wox zzax zze nyi mu da 我们饭吃正在 ,shop mop nyip gex bup a mat dop燕麦一点冲阿妈喝,ip mi ket mop vot she la ru jot zzze今晚猪腊肉吃 ,ie qyt bi fur nga dox水一杯倒给我喝。因此翻译时按照彝语语法来翻译。
再如:
原文:“四川疾控发布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川人员管理措施。”译文: syp chuo nax bbu mgox bbi turx ggur ti ne co nax bbu vie hlur mu ddix da syp chuo la(bur )su ju hmox jix po tix ge 。翻成彝语之后的语序:四川疾控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川管理措施发布,句中,把谓语“发布”放在了句子末尾,把“人员”这个次主语放在了整个句子的主语四川疾控后面。这样翻译才能符合彝语语法。

原文:“保持高效应急状态!凉山州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第73次会议暨视频调度会议。” 译文:ax guo mu fup ca zo su zzip ngop bbop !niep sha zho ne cyp mop na ddut a shyt turx jo su fup ca kix tab up 73 vit mop mgep si nip bburx yyr dit pot mop mgep。翻成彝语之后的语序:保持高效应急状态!凉山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急指挥部第73次会议暨视频调度会议召开,把句子中的谓语“召开”两个词放到句子末尾了。
3、有些词语不宜翻成缩略词
在汉语里,表示单位、职位或者表示其他事件的专有名词,使用缩略词并不影响表达内容的完整意义。但是在彝语里如果翻译成缩略词的话,可能造成歧义或者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原稿的意义,甚至破坏原文意义。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译文:nzup sup na ddut a shyt cyp mop na sum up mit
“新冠疫情” 译文:a shyt nzup sup na mup
“四川疾病预防中心” 译文:syp chuo nax bbu mgox bbi turx jo ggur ti
“四川疾控” 译文: syp chuo jip kop
“中央电视台” 译文:zho yie diep bbur tiep
“央视” 译文:yie shyp
以上三个对缩略词的翻译都破坏了原文意义。
借音翻译
笔者在十几年的新闻稿件翻译中总结经验得知,不是所有名词都能翻译成彝语。因为彝语词汇发展较慢,对某些名词死译反而让彝族群众无法理解其中意义。由于彝族群众的生活受汉文化影响,有部分语言是直接借用汉而使用,新闻稿件翻译的时,如果为了保持语言的纯洁性而进行死译,或者自己“创造”新名词的话,观众可能就无法理解其意义。笔者认为以下语言环境当中的某有些字或者词必须借音翻译,否则翻译出来的效果得不偿失。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借用“人民政府”,niep sha nuo su zyt jie jux dde zho rep mip zhep fu 。
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宣传部,借用“州委,部”niep sha nuo su zyt jie jux dde zho zhox wo ti hox bup 
凉山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借用“乡村,局”,niep sha nuo su zyt jie jux dde zho xie ce nzyx hluo jup 。“乡村”两个字是可以翻译的,但是很多群众都习惯了借用汉语,如果再把它硬翻出来,字数就显得比较冗长,所以简单精炼的翻译出来会让老百姓更喜欢。以下这些名词也适合借音翻译,比如:
党政机关职务:书记,州长,县长 局长,乡长,科长,组长等。
商标品牌:京东,淘宝,华为,万科,沃尔玛、微软等。
专业术语:氨基酸,叶酸,钙,维E,维C等。
以上这些名词,都是平时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汉语词语,他们已经直接借用了,也是能听得懂的,如果死译出来可能会影响理解效果。另外,人名是直接使用汉语名字,这点毋庸置疑。翻译地名的时候,如果生活中有彝语地名的话,可以直接使用,没有彝语地名的就直接借用汉语地名。
创造性翻译
翻译,就是对原文的再一次创作,新闻稿件翻译也是如此。翻译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复制原文内容的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这就要求翻译者具有创造能力,驾驭汉语和彝语的能力。不能单靠现成的字典来翻译,这就需要翻译者掌握大量的汉彝双语词语,熟练汉彝语法,精通两种文化。翻译时再三思考、反复推敲,才能把原文的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新闻稿件翻译有直译和意译。直译,就是依照原文的单字、片语、句子的顺序,在彝语条件许可时,即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方法翻译出来。意译,是不受原文形式局限,根据原文意义进行翻译的方法。意译时就用到了创造手段,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而不宜采用直译时,就采用意译法。当然,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义去创造翻译,并不是让翻译者任意发挥,意译要求译文能够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是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形式。
适当运用彝族尔比尔吉(成语或谚语)
彝族尔比尔吉(成语或谚语),是彝族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具有形象鲜明、音律和谐、言简意赅的特点。意义涵盖生产生活、天文地理、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渗透了彝族群众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情操。俗话说尔比尔吉是语言中的“盐”。在生活语言中稍微加一两句尔比尔吉,就会让语言更生动形象,新闻稿件写作也如此。因此,在翻译新闻稿件时,适当使用彝族尔比尔吉,会使得译文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举例一下说明:

原文                   意译                                      彝族尔比尔吉

异想天开      ngop dox qip mu                mu hly mgot hxiep kuo zip

安如泰山      tiep sha bbox sse sup          bbox sse sux mu ndp zy wu

返老还童      mop bur shyt jjip                  jjox dde shyt dde xi
结语:
当前,汉彝翻译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事汉彝翻译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可是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研究跟不上,这需要引起重视。由于笔者才疏学浅,仅以自身工作经验略表观点,望汉彝翻译工作者认真学习、潜心研究根据汉彝语法特点翻译出质量上乘的作品。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