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档案管理工作融合“互联网+”技术,是通过现代化科学手段,将档案管理跟上现代化发展的不发。在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下,可以明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质量,从而有效管理档案信息,保护档案信息,为档案管理人员以及查阅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在互联网平台的帮助下,通过建设大数据信息平台,将档案信息的共享进一步实现,从而将档案的重要价值以及作用进行充分体现。
1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要想实现长远的生存以及发展,需要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的建设,同时必须明确建设的具体目标,以及确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实行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也能够推动企业实现良性友好的发展。目前,市场经济体系背景下,发展水平不同的企业相互之间由于自身信息化程度、定位、发展起步等客观因素的差异,针对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层面的问题提出了差异化的方案,而且对发展层面的需求进行有机结合之后,在信息化建设层面确定了科学合理的建设重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用网络平台,可以对当前发生的事务进行实时记载,企业单位内部有关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档案进行记录以及接收,然后结合个人所需,随时随地查找其他有关信息,便捷程度相对较高。加之在计算机内部可以针对数据信息进行调节以及更正,有利于信息的实时更新,而且计算机拥有便捷、能长期储存、容量大等特征,所以可以让信息的历史应用时间得到有效延长。目前,为了让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信息化建设层面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就需要强化对新媒体的有效应用,如何让二者实现有机结合,是企业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2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目前在信息化建设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档案管理信息化设施配置不齐全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较多资金成本,配备信息化建设必要设施。但是从当前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领导层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程度,不愿意投入较多资金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不匹配、软硬件设备落后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常进行受到阻碍。
2.2安全问题突出
在数据存储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隐私数据被窃取的现象,在电子档案中涉及大量的个人信息和数据,相关人员可以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用户信息。在档案系统中所存储的信息类型较多,档案数据规模较大,运行环境复杂化,因此网络平台中容易出现数据滥用的现象,冒用个人信息,这给档案安全带来了威胁。黑客攻击是当前档案安全隐患的主要来源之一,黑客会利用非法手段进入电子档案系统中,通过破坏其防护体系的方式入侵数据库来盗窃其他的信息。
2.3档案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现阶段,企业开展档案管理活动必须要使用信息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因此对于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档案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比较匮乏,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还有就是,虽然原先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但缺乏信息化知识,对于档案管理信息软件、信息处理系统使用不够熟练。信息化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比较缓慢。
3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3.1挖掘企业档案信息资源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具有数量大、数据完整、系统性、价值高等特点,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就是数据挖掘方式的重要体现。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数据挖掘是对档案信息化资源本身内容的挖掘,通过增加电子文件的内容识别方式方法,实现对企业信息化资源的自动归类并进行相应处理等,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档案利用效率;二是在对有价值信息的挖掘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工作业务,充分发挥不同单位或部门的职能分工,将具有某类价值的信息化资源中的电子文件进行组合,使之形成具有实用性、独特性的集合体,由单一性的挖掘,发展成系统性、针对性地挖掘,进而实现对企业实际管理情况的预测及分析。
3.2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设施
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企业需要以自身档案管理实际为立足点,合理设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预算,完整配备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企业在配备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硬件设备时,需要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升级和优化,保证硬件设备一直处于健康的工作状态。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企业要构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充分调研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合理分析,引进专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需要选择经过市场检验的档案管理系统。
3.3确保信息化档案资源的安全和保密性
必须建立全面的安全制度,以避免档案信息丢失或泄露。企业应注意改进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特别是在信息风险防控方面。互联网时代,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依托互联网,而互联网的信息量大且无序性,使每一个小的风险都可能会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工作人员都是最好的安全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网络信息资源的支持,互联网对于企业来说有着不可预测的风险,甚至会导致致命的打击,因此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重要的企业档案信息资源。
3.4强化档案管理人员数据化思维
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形成数据化思维模式,正确认识档案数据化的意义和必要性,不断提高自身利用档案数据的能力,为档案数据化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持。首先,重视引导现有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理念,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培训,重点针对档案数据化制定专题培训内容,例如数据化概念、数字化和数据化的区别、数据化挑战和实践路径,强化管理人员对于档案数据化的认知和了解,使其形成敏锐的数据意识。其次,积极引进新型人才,要求其在拥有扎实的档案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例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工作中可以利用数据意识主动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合理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格局。
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以及开发利用是个值得研究的领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最主要的意义其实就是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让它能对社会有所用,社会能因此得到更好的发展。需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对档案管理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实现传统档案服务模式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相辅相成,为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高效率的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健,史杨.国有企业办公室档案信息化的管理与使用[J].安徽科技,2021,(06):39-41.
[2]林旭.对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员档案管理的思考[J].兰台世界,2021,(S1):91-92.
[3]卢生琼.浅谈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J].兰台内外,2021,(15):49-50.
[4]甘凤.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索[J].现代企业,2021,(05):34-35.
[5]王佳庆.国有企业如何加强数字化档案管理[J].支部建设,2021,(1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