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之中,我国愈发认识到现代传媒技术带来的影响力,其不仅能够广泛传播舆论思想,还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因此,我国对于新媒体的发展也愈来愈重视。而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因素。而新媒体也逐渐取代传统媒体行业,充分展现其在传播力和影响力上的巨大技术优势。而报纸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杰出代表,其自身也在积极进行媒体改革工作,力图融入于现代新媒体环境之中,实现新旧媒体形式的融合,构建现代新闻媒体系统。基于此,新闻编辑工作人员需要引起重视,积极提高自身的编辑素养,努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取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新媒体的基本概念
新媒体是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之下诞生的重要产业内容,其是建立在原有传媒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新型现代化传媒体系,该系统能够将媒体行业和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有效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突出传媒行业的工作目的,还能够突出网络信息技术的多样化优势。既能够突出媒体行业的传播优势,又能够体现出互联网的多功能特点。而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受众愈来愈广,传统媒体行业发展不断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其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在逐渐降低,社会大众借助新媒体模式能够从各个渠道获取信息内容。
此外,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仅意味着媒体传播模式的改变,还意味着媒体的编辑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一方面,现代新媒体环境要求编辑人员具备传统编辑所拥有的采编能力。另一方面,其还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思维,能够快速融入到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之中,进一步提高媒体传播内容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传统媒体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之中实现创新发展,编辑人员具备以上素养是极为基础和必要的[1]。
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编辑面临的突出问题
新闻报道缺乏时效性
新媒体作为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产物,其能够借助网络技术进行图文资讯的快速传播。而相较于此,报纸编辑就无法实现这样的传播效率,其在新闻报道方面存在较大的滞后性问题。一方面,新闻报纸需要经过新闻采编、编排、印刷随后才能够通过销售点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报纸的获取难度和阅读难度也比新媒体客户端更为严苛,因此报道很容易出现滞后问题。但是,报纸作为社会权威单位的官方传媒通道,一般来说,其相较于新媒体具有较强的威信和说服力。对此,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新闻编辑人员应该积极利用报纸的这一特殊优势,同时积极解决新闻报纸的报道滞后问题[2]。
报纸采编人员存在不足
相较于新媒体,传统报纸采编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创新思维,其无法快速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流量价值,还是一味地依靠传统传媒方式开展工作。从而,使得新闻的内容和传播排版都难以吸引社会大众,无法让大众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吸收新闻要点。另外,部分报纸采编人员还具有较强的惯性意识,不敢突破传统模板的限制,缺乏灵活应用文字的勇气,因此很容易出现创新力度不够的情况。此外,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冲击,新闻价值资源被不断挖掘,如何快速找到新的新闻亮点和新闻要素成为当前报纸采编人员的关键突破点,而这也对采编人员的编辑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传统报纸读者流失严重
近几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迎来社会大转型。社会大众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都逐渐被信息技术所影响,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愈来愈大,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在这样的社会发展模式之下,传统悠闲看报的日子已经离寻常百姓愈来愈远,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阅读内容短、传播速度快的新媒体客户端。因此,现代社会大众更有条件去选择新闻的接收渠道,而不仅仅只通过报纸渠道进行信息获取。基于此,报纸逐渐失去社会吸引力,购买报纸阅读的人群数量逐步减少,而报纸新闻也亟需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度和价值[3]。
新媒体背景下报纸新闻编辑素养水平的提高策略
贴近生活,走进群众
新闻编辑不能是纸上谈兵,应该从群众中获得,在广泛传播于群众之中,这样才能够保证新闻报纸的传播量和受众范围得到提高。加之,近几年来我国新媒体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媒体的大众性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任何一位普通群众都可以作为新闻的传播者和受种者,媒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对此,报纸新闻编辑更应该坚持生活化、群众化的编辑路线,尽可能地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例如,可以选择加强对民生问题的报道,还能够让民众通过报纸与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保持这样的编辑策略和战略方向,能够让我国的新闻传播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报纸的传播影响力。
注重编辑工作的多样性特点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于新闻获取渠道的选择面更广。相较于此,传统的单一信息传输模式,很难满足当前的信息获取需要,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对此,传统报纸媒体要想实现新发展,还需要积极完善编辑工作,确保编辑工作能够凸显多样化的特点,满足大众的各类信息获取需求。对此,编辑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融入于现代信息社会之中,努力运用信息技术帮助传统报纸媒体实现创新发展。例如,报纸编辑人员可以积极运用其他新媒体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最新的消息和资讯,了解社会大众的喜好方向以及对事件的各种看法。其次,还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中开设报纸的官方账号,以此实现报纸的线上宣传,转变报纸传媒方式,进一步提高报纸传播力度。最后,编辑人员还可以在账号空间里开设相应的留言区,让大众读者能够同新闻小编保持密切联系,加深大众的媒体参与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
明确自身定位
报纸与现代新媒体相比,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这样的差别正是二者的优势所在,但是,近几年来新媒体将自身的优势凸显的淋漓尽致,而传统报纸却愈发缺乏优势点。对此,报纸编辑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充分了解到报纸传媒形式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对劣势进行改革创新,对优势进行突出强调,从而减少与新媒体的差距,并突出报纸的特殊性。例如,报纸自身传播模式死板、传播效率低,因此可以积极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电子报纸等项目。但报纸的优势在于内容深入、专业,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因此可以积极拓展内容深度,编辑人员需要将大量精力用于打造长篇报道之上,以此来吸引读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传媒形式,其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作用,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报纸传媒作为重要的传统媒体代表,其发展也受到新媒体的挑战。对此,应该积极进行转型改革工作,努力创新采编方式,将现代信息理念融入于编辑工作之中。同时,要坚持报纸的内容优势和权威地位,使得其在新媒体环境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航湘.对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采编创新的研究[J].记者观察:中,2018,000(004):38-38.
[2]陈普阳[1].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时事新闻采编工作研究[J].记者观察:中,2018,000(006):P.24-24.
[3]任雷.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时事新闻采编工作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010(010):174.
[4]陈晓彤.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时事新闻采编工作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000(020):P.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