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课程教学的水平,要求教师要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要求,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将专题式教学法运用其中,更新现有的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全部贯穿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兴趣。
1专题式教学法概述
1.1专题式教学法的内涵
就专题式教学法的内涵进行分析,可知,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本身有着较大差异,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更重视教师,教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时,采用的教学方式一般为灌输式,更看重学生的分数,不重视培养学生本身的能力,教学工作的主体并不是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模式,但是,专题式教学法本身更重视学生,打破了传统的章节体系依序教学方式,其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开展后续教学工作,概括、提炼课程教学的知识点,要求所有系列专题本身必须要满足相对独立、先后连接的要求,教学方案必须始终围绕专题开展,与其他课堂教学方法相比,专题式教学方式本身有着更为深入、更为集中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点传授知识点,全面系统地把握教学内容,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教学,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充分地结合在一起,运用专题方式贯穿教材的内容,系统性、严谨地回答学生的问题,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点。
专题式教学法本身有着两种情况,一种为独立承担课程,所有专题式教学均由教师自行设计,另一种为由多位教师集体设计这门课程,不同教师承担不同的专题,第一种专题式教学一般为教师个人的改革性尝试,第二种为集体对课程的探索,与第一种相比,第二种的教学改革的力度更大、规模更大。但是,第二种专题式教学法本身与教师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和学校教师素养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实际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期间,教师会将两种专题式教学法结合在一起,先由全体教师共同制定专题教学方案,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落实这一教学方案。
1.2专题式教学法的特点
1.2.1针对性、现实性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专题式教学方法本身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更强,专题式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均围绕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专题本身的针对性较强,不仅能够有效弥补教材内容本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还能有效增强现实与教材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实际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比如:就业难等,专题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必要的条件,突出社会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帮助学生克服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知识点本身的抽象性,并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丰富、具体的内容,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理论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1.2.2探究性
转日是教学法本身具有探究性特征,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效率的要求,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为了保证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地位,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非常高,出现不重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状况,认为可门课程本身并不重要,在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小。同时,学生本身获取知识的渠道本身有着多种多样特点,认为这门课程的知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专题式教学法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深挖现有的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理论教学过程中,不直接告诉学生理论的内容并让其死记,而是告诉他们该理论产生的背景,在现实的应用以及效果,还有对未来应用前景的预测.探究等。
2专题式教学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又结合社会的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经过教研室各位教师集中讨论,最终将课程分成了八个专题,进行了专题式教学的初步运用。这八个专题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方位;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新贡献;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等。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课堂主体的作用,在实施专题式教学中,在每一个专题里除了教师的理论讲述以外,还设置了一些讨论题目,这些讨论题目都是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尤其是与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相连的。
3实施专题教学的效果
3.1学生方面
专题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满堂灌”的旧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专题教学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形式。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只是听众,他们也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可以畅谈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质疑老师的观点,在讨论、争论、释疑的过程中,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
3.2教师方面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个基本任务,而长期以来由于教师的职称评定重科研而轻教学,所以,现在高校教师更加注重科研、忽视教学。而采用专题教学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对专题的专门研究,能够使教师对该专题更熟悉、更有心得体会,在讲述时更能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时间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学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专题的专门研究,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开拓思维,也能站在新的高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灵活的教学。
4总结
教师实际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时,要转变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工作,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表达自身对相关知识点的看法,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保障学生的分析能力等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蒋荣,代礼忠,胡同泽.专题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运用[J].教师教育学报,2010.
[2]张海丽.论专题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000(010):250-252.
[3]于润艳,韩一凡.专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6):104-105.
[4]黄俊,汤玉红.专题研讨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3,000(00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