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配电网智能化自愈控制技术的进步,当前这一新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电力系统中,成为我国电力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在配电网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自动化技术的自我感知与自我恢复特点发挥了显著的优势与作用,为人们掌握配电网运行状况与故障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有必要探究智能电网中新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一、智能配电网自愈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
电力配送与输送主要依靠配电网发挥出自身的功能作用,电力配送与输送在电力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配电网的运行效能与效率决定了最终电力行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领域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逐渐意识到构建智能化配电网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在智能配电网构建过程中,对智能化建设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高,并要从此入手持续提升电力行业自身的实力水平。智能配电网的自愈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建立在传统技术上的,极大程度的提升了配电网电力系统运行的安稳性,在优化电力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基础上,还具备较强的自我恢复与保护能力,可以不依靠人力实现监测与控制,精准高效的处理好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问题,而且能够发挥出自我控制与保护作用。正是由于智能配电网自愈自动化控制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得以提升,在处理各种故障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能够让电力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中,保证供电的持续性,对电力设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促进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与效率[1]。
二、智能配电网自愈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技术
主站、通信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终端设备是构成智能配电网自愈系统主体部分,支持信息内容的传输与处理,也是实现对配电网远程监控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持,相比于以往应用的配电网,其在实践应用中的优势更为突出,管理能力更强,且配电网提供的电能更具稳定性,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智能配电网自身的自愈能力,智能配电网的自愈系统自动化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负荷保障技术与停电恢复技术
停电恢复技术、负荷保障技术是两种配电网自愈自动化控制机技术,主要包含以下技术内容:不论故障是发生在配电网外部、还是内部,都会应用到主动解列技术、被动解列技术;一旦发生配电网故障发生,会基于网络重构,应用智能配电网电压控制技术和局部恢复供电技术,两项技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也就是启动技术和负荷技术。
(二)网络重构技术与隔离故障技术
网络重构和隔离故障是智能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两项功能特点,都属于自愈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在配电网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实现让配电网自动恢复供电的技术。可以将自愈自动化控制技术划分为就地控制和集中控制两个方面,二者的差异之处在于控制方式之间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能够让保护配电网装置来发挥出作用,第一时间处理故障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重构技术主要是是赖于对系统进行计算和分析的方式实现对电网的操控,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是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操控,实现对电网系统的优化,以此达到对智能配电网的良好控制。
(三)故障分析技术
智能配电网中应用的故障分析技术,能够在配电网发生故障后第一时间找到储存电能的装置、分析分布电源的故障等,而配电网分布电源、接地方式、负荷性质电能等都会影响到故障的具体情况。
三、智能电网下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
(一) 配电主站设计
为了达到对配电系统维护、扩容等目的,通常情况下会应用开放式、分布式系统结构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构建工作。由于是双网结构能够将实现局域网的相互连接,并基于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调配工作,对工作范围与网段进行合理分配。但是要求构建的配网系统要对整个区域范围内的所有配电网点进行覆盖,确保所有网站点都在信号覆盖的范围内。隶属于供电企业的所有供电公司自身的业务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工作过程中,要落实分散式规划,要求每个供电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主站系统[2]。
(二)线路快速自愈建设
在配电网系统覆盖到的区域中,对输配电线路的自愈功能速度有较高的要求,属于配网系统中网络式保护控制方式的一种,控制方式是分布式智能控制。该种控制方式的应用特别之处是系统可以自行识别。网络式保护第一时间获悉配电线路故障并自行启动,在多级联动的运行情况下立即隔离故障,以此保证电力正常供应的区域供电不会受到影响,实现对用电设备的保护,从而避免造成经济损失。而网络保护则要逐步进行,从单环网馈线开始,不断推行到全区域内的配网设施[3]。
(三)终端系统自动化设计
电网终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终端在整个配电网系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故障处理、隔离等方面的技术功能与优势都是依赖于终端,终端运行是否稳定高效决定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水平。在智能化配网系统中,配网终端系统自动化水平直接会左右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安全。在实践操作中,以光纤双以太网连接技术为基础,与数据库系统和服务器相连接,将无线连接或光纤应用到主站控制系统连接中,在一系列指令程序作用下,便可达成变电站运行的自动控制,进而实现配网自动化的建设目标[4]。
(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监控和管理是配电通信网监控系统最为核心的功能,具体监管范围包括配电通信网络分支机构、通信终端等,因为能够全面监管系统运行环境、运行状态及运行安全性,保障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有序连接各接口的前提下,使得通信监控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落实全面监控管理工作,确保整个配网系统的运行工作高效有序进行[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智能电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影响,进一步加大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工作,能够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从而满足民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用电需求。因此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并根据工作经验持续创新,从而提高我国配网自动化技术水平,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奕弢.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22(15):126-128.
[2]杨俊.浅析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和发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1793.
[3]李昕,赵薇,宋秀芳,等.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J].电力设备管理,2022(2):73-74.
[4]杨方.智能配电网自愈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J].电子制作,2021(6):97-98,81.
[5]赵薇.智能配电网自愈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22(4):72-74.
葛利宏(1976年11月),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汉族,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电网及信息通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