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七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三七重金属含量的关系
李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茹,. 云南三七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三七重金属含量的关系[J]. 水土保持与应用,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7037.
摘要:
以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土壤及三七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域随机采集10 个3 年生三七及栽培土壤样品,对三七块根及土壤中铅( Pb) 、镉( Cd) 、砷( As) 、汞( Hg) 4 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评价,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三七块根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 三七土壤重金属评价
DOI:10.12721/ccn.2024.157037
基金资助: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为临床常用的贵重中药材之一,传统功效为散瘀止血,消肿定痛【1】。三七生理生态上对环境适应能力很低,仅局限于23. 5°N 附近的中高海拔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文山州境内【2】。由于文山州具有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三七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形成了文山三七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是公认的世界“三七之都”。三七忌地性极强,连作障碍严重。为此,云南很多三七种植户已将种植地由文山州移到了云南其他相对适合三七生长的州( 市) 种植【3】

目前,三七研究主要集中于药用活性领域,其重金属污染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2】。三七作为中成药制剂的重要原料,其重金属污染问题可能会影响其药物安全【4】。近年来,随着采矿区域的无序扩张以及含重金属农药的大量使用,三七种植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对三七药品安全及国际贸易产生了严重威胁【5】。因此,三七中的重金属含量测定是保证其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研究通过调查云南文山、红河、曲靖、昆明4 个三七种植区土壤及三七中的汞( Hg) 、砷( As)、镉( Cd)、铅( Pb) 4 种重金属污染现状,为有效解决三七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保障三七的药物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1、采样与方法

1.1样品采集

三七及土壤样品于2020-2022年采集自云南文山、昆明、曲靖、红河共10 个产地的3 年期三七植物及土壤样品,在每个地块随机采集三七样品10 ~ 15 株,同时采集相对应的0 ~ 20 cm 表层土壤。

1.2样品处理与测试方法

1.2.1样品处理

 采集新鲜三七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洗去根部泥土,并用细毛刷清洗,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将三七植株主根、于105 ℃ 下杀青处理30 min,然后于60 ℃条件下烘干24 h 至恒质量,烘干后的三七样品经玛瑙研钵磨碎后置于封口袋中保存。将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后,剔除样品中植物根系、有机残渣以及可见侵入体,

用木质工具碾碎并用玛瑙研钵研磨,分别过20、100 目尼龙筛,待测【6】

1.2.2测试方法

测定方法: 用原子吸收法测铅、镉含量; 用原子荧光法测砷、汞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 三七种植场地土壤和三七块根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分析

对采集自云南文山、昆明、曲靖、红河共10 个产地的3 年期三七土壤样品中铅、镉、砷、铜4 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检测及分析。三七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见表1。

1740638265598464.png

注: 标准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 二级标准,pH 值< 6. 5。

对采集自云南文山、昆明、曲靖、红河共10 个产地的3 年期三七植株样品中铅、镉、砷、汞4 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检测及分析,三七块根的重金属含量见表2。 

1740638327697008.png

2.2 三七种植产地土壤中金属离子含量与三七块根中金属离子含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

三七块根是三七主要的药用及食用部位,块根中携带的重金属也会转入人体内,并且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一些生理机能带来巨大的威胁,所以将不同三七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三七块根重金属含量之间进行线性分析( 见图1) 。

1740638441507907.png

由以上的关系图可看出,10个三七产地中的三七块根中的金属离子含量高低与土壤中金属离子含量的高低呈一定的线性关系,金属离子含量高的土壤中种植出的三七块根中金属离子含量也相对较高。其中镉、汞两个元素数据体现的更为明显。

3、结论

三七作为食药同源的食物和药物,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药用价值被认可的同时,其含带的有害物质部分也受到了大家的关心。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中能够释放、进行迁移转换,最终进入人体,且重金属在人体内难以代谢的特有危害性,三七产地也成为了民众选择三七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三七种植产地土壤中金属离子与三七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关系研究也更加有价值,本文为后期更系统的进行相关探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张继,赵朝伟,赵睿. 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3, 12( 11) : 76 - 77.

[2]王朝梁,陈中坚,崔秀明,等. 文山三七的原产地域产品特征[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 6) : 511 - 514.  

[3]杜彩艳,张乃明,姜蓉,等. 云南三七种植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特征研究与评价[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29( 3) : 599 - 605.

[4]林龙勇,于冰冰,廖晓勇,等. 三七及其中药制剂中砷和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估[J]. 生态毒理学报,2013,8( 2) : 244 - 249.   

[5]郝南明,田洪,苟丽. 三七生长初期不同部位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4,11( 6) : 31 - 34.   

[6]林龙勇,阎秀兰,廖晓勇,等. 三七对土壤中镉、铬、铜、铅的累积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 生态学报,2014,34 ( 11 ) : 2868 -287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