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室内环境检测的概述
室内环境检测是一种非常直观且重要的技术方法,用于判断室内环境的质量。为了进行室内环境检测,我们需要使用科学方法和仪器设备来分析,并判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是否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在我国,室内环境检测方法起步相对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判别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室内环境检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采样点、通风情况、采样频率等进行严格要求,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污染物检测时,我们需要验证样品数量和保存方法,并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实验检测。同时,在室内环境检测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质量控制管理。这包括设备和卫生条件的要求、操作人员的水平、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流转、依据的规范政策以及试验室环境的要求等。只有在最好的质量管理控制下,我们才能保证室内环境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质量管理对于室内环境检测来说非常重要。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我们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室内环境检测结果,帮助我们评估和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2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问题
2.1技术人员问题
检测技术人员是室内环境检测工作的实施主体,其技术水平、责任意识及职业道德都会对检测质量产生影响。近年来,国内室内环境检测行业发展迅速,部分检测机构为了满足业务的开展需要,招聘许多专业不对口、缺乏经验或学习能力差的人员,虽大部分检测机构都会对招聘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强化质量意识与技能水平,但在实际培训中,由于行业兴起时间短,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一线检测技术人员往往疲于应付每日检测工作,责任意识及职业道德淡薄,无暇进行技能提升与总结归纳,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较好地掌握检测技术。这都导致现阶段大部分从事室内环境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相关人员操作不够精细、熟练,在检测过程易出现错误偏差,这对检测结果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2.2检测环境问题
实验室中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通风、震动、光照及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对检测仪器的性能、技术人员的操作以及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在开展检测工作时,应做好室内环境管理,严格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以保持试验环境处于受控状态,同时也要对可能影响试验结果因素进行测定与记录,以保证检测准确可靠。然而目前大部分检测机构开展检测工作时,由于实验条件和经费有限,并无法对各项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对于某些要求较高的试验,需要单独的房间进行检测,但一部分检测机构由于场地不足等其他原因,使得这些试验在测定的同时开展其他试验或存在严重的人员等其他因素干扰,对实验的环境产生影响,导致试验结果出现误差。此外,若未能对试验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采取的样品很容易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遭受污染,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
3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应对措施
3.1加强实验室检测人员能力培养与考核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我们要对新进的检测人员进行入职培训。通过培训,我们能够确保新员工对检测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胜任工作。在实际操作训练中,我们会模拟各种不同的情况,让新员工亲自操作设备进行检测,以便他们能够熟悉操作流程和方法。而考核评分则是对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和打分,以便评估他们是否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为了确保检测人员和审核人员能够胜任工作,并受到监督,我们还会定期进行监督和抽查。监督的方式可以是现场巡查,也可以是抽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实习培训和考核、资格证上岗要求以及监督和抽查,我们能够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也能够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3.2重视检测环境管理
环境检测实验室在设计时应根据要开展的各项试验及其相应的检测标准或技术规范以及可能对试验操作及结果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等进行合理布局,并明确各分区的具体功能,避免出现交叉污染或相互影响的情况。试验区与分试验区应分离布置。该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试验,应根据规范要求单独设置实验室。实验室应根据区域功能和相关控制要求,配备能源、照明、采暖、通风排风、防尘、减震和温湿度控制设备与设施,同时制定实验室仪器的检修制度,做好这些设备的维护与校准,确保检测工作场所的设施及环境条件,以使得试验环境能够满足正常安全作业及检测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开展检验工作前,应根据检验规范要求,利用相关设备,对影响检测操作、影响仪器精度或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与有效性因素(如温度、湿度、空气对流情况)进行控制,并做好记录工作等。同时环境检测实验室应整洁有序,不得存放与检测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进行检测工作无关的事,避免对试验及样品造成污染。
3.3实行全方位质量管控措施
为了消除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实验室应该实施有计划的检测质量控制活动。这包括对检测生产流程进行完善并细化,严格按照流程程序执行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避免出现不合格的检测结果。为了确保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得到全面监督和监管,我们需要加强人员、设备以及环境条件的管理。首先,实验室的人员应该具备足够的技术、操作和道德品质。其次,设备运行的精准度及维护保养也需要得到严格监控。另外,规范更新、执行和设备的匹配程度也是关键。同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登记记录,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要求。如果发现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并形成质量控制情况报告上报管理评审。只有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改进,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最后,当检测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这可能包括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校准,重新培训人员,或者在必要时重新评估检测方法。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恢复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并确保准确的检测结果。
结论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对于实验室业务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实验室在质量管理方面常常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实验室应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提升业务水平、规范试验操作,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开展检测工作,以减少检测工作的质量问题,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业务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姚鑫祥,方丽彬.室内环境检测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分析[J].清洗世界,2022,38(06):126-128.
[2]黄志锋.室内环境检测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2(14):32-33.
[3]赛博.室内环境检测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华建设,2023(0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