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压力,近年来,环境恶化和风景消失的现象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逐渐开始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向环保型城市转型。而风景园林是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审美性与优化城市环境的双重责任,而应用低碳理念更能达到保护生态的目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
1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材料选择不合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材料的类型越来越多,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的相关人员,以达到美观、低成本的目的,会选择一些价格低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使用寿命短、再生能力差、缺乏环保性。而低碳材料比其他材料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同时,使用寿命长,可循环利用,无有害气体。例如,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会比木质建筑材料的使用消耗更多的能源,如果建筑材料的选择不合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更多。
1.2植物配置不合理
为了起到低碳环保的作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不仅要有观赏价值,还要有碳汇功能,而植物的碳汇能力则因物种而异,在种植设计中,合理的植物组合有利于风景园林发挥吸碳功能。目前,大部分风景园林景观中都存在着大面积的草地,但这种单一种类的植物设计不利于水土保持,相较于丰富的植物种类搭配,单一草地设计所产生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相对较弱。因此,除高尔夫球场或足球场等具有硬性草地需求,其他风景园林中不建议选择此种设计方式。另外,大部分风景园林景观并没有选择种植更为低碳环保的多年生植被,而是大量选择需要频繁进行后期养护、补种与管理的植物。
2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协调搭配植物的高度与色彩
节约型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需要注重植物色彩与高度的结合。提供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配合的植物颜色,落叶植物首选抗旱、抗寒、抗病虫害、野生能力强的开花类型植物,节约植物造景后期养护管理成本的同时,确保植物色彩多样化。植物高度上,根据实际造景需求,对植物的高度、大小进行修剪与控制,保证植物观赏功能的发挥,避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徒生枝的情况,节约土地空间、土壤肥力等。比如,以植物花卉色彩为主题,设计出不同颜色花卉的专类园区,根据花卉园的主题选择对应的植物色彩,植物种类上应以乡土植物、野生植物为主,保证植物观赏性同时,降低植物养护成本,使其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态环境中。同时,在植物专类园布置时,注意定期修剪植株,既要避免植株过高或过矮,又要避免植株之间互相缠绕,及时清除徒生枝、病虫害枝、枯枝及影响整体美观度的枝条,从而构建一个层次分明、色彩统一、独具美感的植物观赏园 。
2.2合理选用景观材料
要按照低碳理念有效实施城市景观建设,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景观材料。(1)选择当地材料不仅非常经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看到当地材料,这可以减少城市景观景观与人的心理距离,增强人们对城市园林景观的认同感。2) 地选材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运输和管理成本。3)本地植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增加了本地特色的生存和繁殖机会。4)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物的维护成本。5)提高了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经济效益。此外,在选择城市园林景观材料时,也应尽量选择环保材料,例如,广东的跨水生态度假村在景观材料的选择上很好地遵循了因地选材的原则,节约了运输成本和材料管理,因地制宜地处理材料,根据人口心理实施景观分区,加深了对城市景观的理解和归属感。
2.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是植被生长时期的重要养分,对促进植被健康、繁荣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景观建筑设计通常要融入水体,科学规划水体景观可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水景在调节风景园林气候条件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可在此基础上展示出动态的园林风景。所以风景园林设计环节要高度关注水体资源,尤其是在渗透生态理念过程中更要关注水体问题。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不断加剧,水资源紧缺情况日渐严峻,所以基于生态理念进行风景园林设计,要求高效、充分的利用周围水体资源。如通过海绵城市的景观建设,搭配植物建立完善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体系,扩大自然降水使用率,利用工程手段充分利用再生水、河水、湖水等,减少使用自来水,提高用水自给率,广泛使用节水设备,减少用水中的浪费。风景园林设计以及建设环节,可积极收集污水以及雨水资源,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分流处理,在对这些水资源实现二次加工与处理之后,再次运用到风景园林运行环节,比如可用经过处理的水浇灌植物、造水景等,由此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并合理控制风景园林建设以及运行成本。
2.4有效运用自然资源
景观工程的基本内容是植物,合理的植物组合对景观视觉效果有重要影响。相同的设计,南北实施的结果肯定差异很大,尤其是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时代,西方的社会产品需求很大。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生态资源,尽量减少破坏。在开发山区旅游房地产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周边生态系统和谐结合,采取措施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2.5重视养护优化措施
在种植苗木与花卉后,随着杂草的不断生长,破坏园林绿化效果,也吸收了土壤养分,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定期杀灭杂草。虽然人工除草方式避免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效率低;采取药物喷洒的方式,能达到大面积除草的目的,但药物会在植物表面和土壤中残留,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未来还需开发更多的新技术避免环境污染。施肥工作也非常关键,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补给,要定期适量施肥。在炎热的夏季除了正常的肥料补给外,土壤水分蒸发也是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在清晨或傍晚进行灌溉,灌溉尽量使用处理过的生活污水,满足低碳理念 。
2.6 规范园林绿化建设系统
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绿色植被的选择与经济以及生态效益有着直接的关联。依照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现实情况,需要及时创建建筑指标以及绿化指标规划,确保园林建设的标准性和规范性,立足于技术层面实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有效性的目标。不仅如此在绿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监督以及管理工作,进而推动良性城市建设。
结束语
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往往过多关注植物景观的绿化作用与美化效果,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坚持低碳环保原则,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加强园林景观养护,合理种植绿色植物,提升能源利用率,充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凌波.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20):162-163.
[2]马超.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09):141-142.
[3]香春.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风景名胜,2019(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