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水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
肖林林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肖林林,. 马水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J]. 中国城镇,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9172.
摘要: 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我们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作为从制度上预防和解决瓜分问题的有效举措,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结合,坚持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进一步健全机制、调整政策、细化要求、压实责任、精准施下策防止返贫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关键词: 乡村振兴;脱贫;马水
DOI:10.12721/ccn.2023.159172
基金资助: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存在脱贫劳动力就业稳定性不强,零工占比较高,收入也不够稳定。主要体现在业务工时间6个月以上的人数同比下降。

二是存在监测标准把握不精准,对“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风险、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情况关注不够。

三是存在部分驻村工作队员与原单位没有完全脱钩,队员业务素质不高,对乡村振兴思路不清,帮扶作用不大。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没形成合力。工作队与脱贫户、监测户互不熟悉,监测帮扶不精准,结对帮扶流于形式,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对村情社情和发展路子没深入研判,没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争取外援和后盾单位支持资金不足。

四是存在脱贫户特别是低收入脱贫户持续增收压力大。根据国家乡村振兴防返贫监测数据显示,部分脱贫户收入增长缓慢,同比人均收入不增反减。

五是产业基础普遍薄弱,技术、设施、营销、人才等存明显短板,产业链和价值链较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脱贫户融入产业链各环节不足,仅靠简单分红参与其中,有些甚至没有分红。脱贫户对带动产业内容和收益分配形式不了解,产业联农带农效应不强,脱贫主要依赖外出打工。

六是存在地方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带动农户增收能力较弱;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劳动力数量下降现象。

七是存在监测户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通过低保“一兜了之”,开发式帮扶措施落实不够。存在风险消除简单化,监测对象还没有稳定消除风险就被认定风险消除。

二、具体措施

(一)稳定现有帮扶政策,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2021年是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我镇将不断巩固和拓展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相对贫困群体的兜底保障,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保持现有的各方面投入,保持结对帮扶力度不减。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落实好兜底保障措施,确保 “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实施到位。具体做法如下:1.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及时帮扶,对监测帮扶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措施。可安排产业发展、小额信贷贴息、生产经营和劳动技能培训、公益岗位补助等支出。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临时救助等综合保障措施,通过原资金渠道支持。2.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稳定就业,可对跨省就业的脱贫劳动力适当安排一次性交通补助。采取扶贫车间、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促进返乡在乡脱贫劳动力发展产业和就业增收。继续向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安排“雨露计划”补助。3.继续开展干部结对帮扶,乡村干部经常性的走访已脱贫户和易致贫边缘户,上门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指导群众生产,帮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为他们产业增收、生活幸福保驾护航。

(二)强化组织保障,发挥党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成立一支战斗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党支部,切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021,我镇将加大乡村干部思想和执政能力的培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注重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积极发展先进分子入党。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推进“四议两公开”议事制度,发挥村务监督理事会的作用,推进基层民主管理,确保村务工作公开透明、合法合规,维护村集体利益和广大村民利益。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秀美乡村

一是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开展垃圾分拣中心建设试点,促进废弃物有效利用。二是提升人居环境内涵品质。我镇着重把桃花村、膳田村打造成秀美乡村建设示范村;把燕中村、乐田村、陆新村打造成产业示范村;把全镇的主干道,努力打造“一路花香”精品观光线路。保护利用山地、水田等绿色生态环境,做大做强烤烟、优质水稻、竹笋等绿色产业,形成环境美化与经济发展互促、美丽乡村与农民富裕并进的局面。

(四)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夯实乡村振兴法治基础。建设法治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我镇将不断探索完善群防群治机制,充分发挥“五老”在调处群众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积极鼓励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力量参与调处过程,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助推农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积极推行“枫桥”模式,营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格局。

(五)抓产业增就业,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巩固壮大特色农业。我镇烤烟、优质水稻、竹笋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我镇将以现有特色农业为基础,打造茶子甜玉米、红高粱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通过推动田间科学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发展农村电商等路径,解决好因疫情等原因造成的扶贫产品滞销难卖问题,让特色农产品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持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二是推动扶贫车间稳定发展。今年我镇将把扶贫车间带动群众就近就业作为创建“扶贫车间”的硬性指标,坚持带贫益贫导向,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努力做大做强带富龙头,保证“扶贫车间”长效运行发展。三、是盘活集体经济。积极引进外资和能人,参与村集体创办的企业、产业的经营、生产、销售中来,确保每个村集体收入都突破10万元。村委合理利用村集体资金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做好公益事业。

三、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深入开展了防返贫排查活动,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按照市乡村振兴局文件指示精神结合疫情、灾情动态监测,深入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帮扶、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集中排查行动,全面摸清短板差距和隐患不足,建立台账,逐一补齐短板,确保突出问题整改到位。

(二)进一步强化工作队、第一书记的责任心和执行力。督促指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发挥作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驻村帮扶工作,组织脱贫群众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三)进一步管好用好衔接资金,大力发展优质产业。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同时进一步规范项目入库和公示流程。要把资金支出情况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确保实现衔接资金支出进度落实落地。在入库时,保证项目的可行性、有效性;项目实施确保按时按量完成,形成有马水特色的产业群。

参考文献:

[1]于思文.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张赛.《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8—2019)》发布 优势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扩大[J].中国食品,2019(10):155- 156.

[3]陆梦秋.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5):32- 33,138.

[4]白晓,刘俊浩.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与未来方向[J].人民论坛,2016(14):71- 73.

[5]徐建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9.

[6]吕孝武.绿色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的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9):176- 177.

[7]胡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6):94- 9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